做活贾汪采煤塌陷地项目 着力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
徐州市贾汪区曾是江苏省重要的近代化能源工业基地,多年来,“因煤建矿、因矿建城”使得贾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因煤而累”的情况,特别是因长期大面积开采所形成的采煤塌陷地,很大程度上造成良田被毁、房屋坍塌、道路断裂、生态坏境恶化,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受到严重制约。
目前,贾汪区采煤塌陷地总耕地面积24.4万亩,已沉稳面积达20.4万亩,预计每年新增沉稳面积0.8万亩。采煤塌陷区涉及青山泉镇、紫庄镇、工业园区大吴街道、潘安湖街道、老矿街道、大泉街道两个乡镇四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自2001年至2015年,区农业开发部门已开发治理采煤塌陷地面积18.2万亩,尚余6.2万亩未开发。此外,2011年前已开发治理的区域,因当时亩投入标准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实施深度开发。
一、农业综合开发成效
2011年我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资源枯竭城市,我们积极抢抓国家和省、市三级政策叠加机遇,为贾汪区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增添了新的动力。
“十二五”以来贾汪区共投入省级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035.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13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13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492.7万元,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7.1万亩。
通过项目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发挥了工程效益。如紫庄镇2011年的杜楼、临运、岐山,2012年的临运、岐山、油坊,2013年的吴窑、马山、油坊,2014年的马山项目区,四年来共实施2.5万亩,是原董庄矿开采造成的较为严重的煤矿塌陷区,通过项目的开发治理,达到了沟渠相通、沟沟相通、路路相连、桥涵闸站配套齐全,灌溉既省水又省电,广大干部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开发的益处,从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中得到了实惠。扶持了园区建设,优化了产业结构。十二五以来,共扶持了青山泉镇1200亩的果蔬种植园、大吴办事处600亩徐州华川生态农业科技园(花卉苗木)、紫庄镇油坊休闲观光采摘园、潘安湖办事处的百果园等4大农业产业园。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综合效益。2015年潘安湖办事处马庄项目区在农业开发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发展“乡村农家乐”,以乡村农家游为主题,在乡村观光、农耕体验、农家小吃、农家小院上做文章,体现乡野情趣,融入本地民风元素,弘扬马庄民俗文化,成为了淮海经济带有名的生态旅游观光村。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五年来,我们按照规模开发和重点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前规划、连年推进,“蚕食”开发、集中连片,实现连拼;穿插开发、“查遗找漏”,实现补缺。目前,通过项目的连、补、拼,形成了2.5万亩的紫庄优质稻麦片区、1万亩的大吴花卉苗木片区、1.1万亩的青山泉设施果蔬片区等三大片区,实现了向规模开发要效益的目标。与时同时,我们在五年的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也摸索了一套较为适用的管理办法,为有效利用开发资金提供了保障。
1、领导重视,多方参与。近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开发工作,始终把农业开发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以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开发、财政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水务、农委、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实施细则。在施工关键时期,区政府适时召开调度会和现场观摩会,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奖惩。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视察塌陷地项目区、了解项目情况,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塌陷区调研,督查项目的实施。在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在项目乡镇还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区上下形成搞采煤塌陷地建设的强大合力,为顺利完成塌陷地项目建设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合理规划,科学治理。我们在项目规划中坚持“重点突出、规模开发,实事求是、谨慎勘设”的原则,认真规划、务求实效。同项目镇、村负责项目的同志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多番复核建设内容,对工程定点定位,在细致勘查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贾汪实际的治理方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重建,突出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在规划中因地制宜,确保“治理一片、成效一片”。对不同的土质和塌陷深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标本兼治、提高治理效益。对塌陷程度不大的紫庄镇项目区,主要以搞好排灌工程为重点,配齐桥涵渠站基础设施,培育优质稻麦基地、保证粮食生产,发展大棚果蔬、观光、采摘、垂钓等设施休闲观光农业。对塌陷程度较深、面积较大的大吴项目区,结合国土部门的土地复垦,采取先建框架、分期治理的方法,规划纵横道路沟渠水系框架,配套建设桥涵闸等工程,发展花卉苗木,逐步进行整治,建成了西大吴600亩苗木花卉基地,至2015年该办事处已形成了2000多亩规模的花卉苗木基地。
3、强化监管,确保优质。一是抓思想,强化监管意识。从思想入手,加强项目镇村干部和全局上下人员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开展“提升项目管理争创一流水平”活动。使镇村干部和全局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争创一流水平的必要性,形成工程质量监管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二是抓机构,建立监管网络。由村级挑选懂业务、责任心强的老党员,构建“市级监理、业主督导、旁站监理现场监督、村民代表全程督查”的监督网络,监督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发现擅自更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问题,及时责令整改,保证了工程质量。三是抓重点,提高工程质量。认真分析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抓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理。我们在2012年度项目建设中,针对历年砂石路建设中硬度不够、外观形象毛糙的老大难问题,在砂石路建设中率先尝试了“集中统一拌料”,提高了砂石路面的内在质量、改善了外观形象,受到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得到了市局的认可。2013年4月2日在我区召开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参观了2012年度紫庄镇岐山项目区的集中拌料施工现场。四是抓细节,提升工程整体形象。在确保大的单体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抓工程细处和小节。在施工过程中,就渠道放水口的留设、软管尺寸、渠系涵位置等问题及时与项目村干部沟通,尽量做到让项目村干部群众满意。特别是今年我们在苗木采购与移栽中,早行动、严要求,收到了苗木成本低、质量好、栽植美观、成活率高的良好效果,提升了项目区整体形象,受到省市表彰。2013年10月全省采煤塌陷地现场会在贾汪区召开,2015年5月徐州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参观了贾汪区2014年度的马山村采煤塌陷地项目区,获得了与会人员无记名投票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三、存在问题
1、江苏省采煤塌陷地后备资源分布在徐州,而徐州的采煤塌陷地以贾汪、铜山、沛县为主,其中以贾汪为主,结合我区被列入江苏省唯一一家资源枯竭城市,请省委省政府及职能部门给予贾汪区采煤塌陷地开发治理特殊的政策支持和加大开发的力度扶持。
2、鉴于采煤塌陷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有相当面积的常年深度积水区域,越到后期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当前的财政投资指标过低,杯水车薪,很难达到彻底治理好的效益和标准,恳请上级加大对采煤塌陷地的投资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在整体农业开发资金的切块比例和指导力度。
3、尽管过去的开发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成果,鉴于采煤塌陷地的特殊性和治理难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也需要不断的吸收先进技术和借鉴各地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创新,江苏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和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模式,取长补短,进一步推进采煤塌陷地农业开发工作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未来规划
我区在总结以往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将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的治理方案。贾汪区的塌陷地分为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和无积水塌陷地三类。第一类是无积水塌陷地。主要是在青山泉镇、大泉街道办事处、老矿街道办事处等部分山地丘陵山区采煤形成的,开采塌陷后,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对土地影响较小,只在局部出现裂缝和漏斗塌陷坑。第二类是季节性积水塌陷地在紫庄镇、大吴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地区的低潜水位区采煤形成的,地下水位较深,开采塌陷后,地面只有小部分常年积水,积水区周围部分缓坡地易发生季节性积水,造成水土流失和盐渍化,对土地破坏较为严重。第三类是常年积水塌陷地是在老矿街道办事处、大吴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地区的高潜水位区采煤形成的,该地区地表潜水位高,开采塌陷后,地表大部分常年积水,耕地绝收,形成大小汪塘。在治理中对号入座、区别对待,通过开沟打坝控制住塌陷区的水位,实现坡地、浅水低湿地和深水域的三分开,做到坡地还耕种粮,浅水湿地开挖精养鱼塘养鱼或栽植浅水藕等水生蔬菜,深水区发展精养、网箱养鱼,挖人工湖建湿地公园,恢复生态环境。
今后,我区将在“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相结合的塌陷地治理模式。潘安湖景区附近尚有万余亩采煤塌陷区,非常适宜生态修复及景观开发,我区将通过新模式的治理打造出一塘鱼、一棚鸭、一片果,在乡村观光、农耕体验、农家小吃、农家小院,乡野情趣的崭新的采煤塌陷地农业治理格局。
一、挖塘筑堰打造生态农业模式。潘安湖景区周边的潘安村、瓦店村、荒里村有积水区,可通过挖塘筑堰打造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治理。通过挖深垫浅、围堰分割法改造,利用塌陷积水区、季节性塌陷积水区、面积大且积水深的采煤塌陷地建鱼塘,发展水产养殖基地。通过挖深沉陷量大的区域获得土方,充填抬高沉陷量小的区域,对塌陷深浅不一的塌陷地,在塌陷区深部取土填在浅部,浅部复垦成耕地、深部建塘养鱼、坡地栽树植草,达到整平后土地能耕种、挖深部分也能充分利用,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用的目的。对大面积的塌陷积水区采用筑埂的办法,将原来塌陷形成的大面积水域分割成多个小水面,便于鱼虾的放养和捕捞。同时,在水产养殖基地周围修建饲养畜禽,在平整后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或林木,形成植物秸秆作饲料、畜禽粪便肥塘养鱼、塘泥肥田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塌陷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把塌陷前单纯的种植型农业转变为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二、休闲观光农业治理模式。潘安湖街道的潘安村紧邻潘安湖景区,有成片的大好水域,可通过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治理模式治理成旅游景区。利用水质好、水体深、面积较大的采煤塌陷水域,兴建游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兴建果蔬采摘园、垂钓园等,促进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该模式能改变塌陷区脏、乱、差的面貌,能提升塌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能为塌陷区群众提供优良的游玩场所。如果管理者经营有道,可从中获得高额的经济收益,能为塌陷区百姓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餐饮和娱乐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