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农村旅游规划

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

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精神,指导全省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今后五年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好、要求迫切、机遇难得。
 
  (一)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全省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方针,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两大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努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连续17年全国第一。“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机保有量突破千万台大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九年大幅增长,2012年达到7852元,近三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居中部省份第一,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氛围越来越好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后统筹城乡的力度将不断加大。随着我省 “两型”社会建设、“两圈一带”战略和 “中三角”崛起战略支点的全面推进,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全面推进,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为农业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有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城镇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利于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观光功能。随着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增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将更多地转向农业和农村,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的投入将保持增长态势,农业和农民将获得更多的支持。随着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于农业,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
 
  总体上看,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处于起步后加速推进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呈刚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血防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连年丰收的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加工水平需持续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发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加难度越来越大,影响了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和投入能力。
 
  今后五年,必须珍惜、抓住和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对新挑战,破解新难题,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上新水平、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制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总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湖北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以试验示范为基本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农业种养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规模适度化、生产集约化、主体专业化、组织合作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品牌化、全程信息化、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出高效化,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农业生产扶持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务农和各级政府抓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集中各级农业生产专项,集中要素投入,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主攻单产和改善品质,建设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业化经营、职业化从业、本土化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内生动力。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培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懂科技、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技术整合集成和转化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等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业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化血防疫区农业综合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7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全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普遍提高,武汉、宜昌、襄阳市区周边县市及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县市和各地大型国有农场等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七大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活力。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种养业全面协调发展,生产基地化、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产品品牌化,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格局。
 
  稳定发展粮棉油生产。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和提高单产并重。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机械化插秧和社会化服务为保障,适度恢复发展双季稻。开发利用江河洲滩和低丘岗地,发展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生产。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小麦、油菜。加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粮棉油整建制高产创建,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作物。恢复性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突破性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水生蔬菜、魔芋、食用菌、木本油等特色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以柑橘、梨、桃为主的优势水果,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巩固提高名优绿茶,扩大乌龙茶、红茶、黑茶(边销茶)、白茶及黄茶生产。建设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精品园和高效园,提高园艺作物产品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把养殖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加速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突出生猪、禽蛋、肉鸡三大优势产品和水禽、草食畜牧业、蜂业三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区域优势明显、地方特色鲜明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畜牧产业基地。全面推进畜牧强县(市、区)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加快渔业养殖设施改造升级,精养鱼池实现水、电、路、机械配套,推进规模化连片开发。加快发展河蟹、小龙虾、鳝鳅等优势产业,提高名特优品种比重。支持发展饲料工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预混料,科学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工业。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强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专业大县。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引导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完善农业科技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水稻、油菜、棉花和淡水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产业。拓展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农业相关的服务产业,扩大城乡就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家庭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统一经营向组织化、社会化转变。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新产品研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产业聚集和整合,实现产业和区域的规模效应。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辐射能力,带动农户大幅度增收。
 
  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型国有农场。推动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健康有序流转。探索建立农业经营能力审查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制度,完善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渔)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具体扶持政策。
 
  增强农民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 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扶持。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开展人才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
 
  (三)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联姻,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农民吸纳应用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单位、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条件,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构建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集成配套先进适用技术,探索分区域、分作物的增产增效模式。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公告制度。大力发展农技短信通、12316等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稻麦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虾稻连作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步伐。大力推动精准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
 
  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力发展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复员军人等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四)构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
 
  广泛应用现代设施、现代手段、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继续开展农田整治,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加快大中型排灌泵站配套改造,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加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推动农业设施向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建立完善水稻工厂化育秧和蔬菜、水果、茶叶工厂化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一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现代养殖场。在水稻、蔬菜、水产、茶叶集中产区,建成一批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车间,对现有果园、茶园、蔬菜基地进行设施改造升级。
 
  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的农业机械研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快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水稻、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园艺业、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五)构建农业现代综合服务体系
 
  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探索建立设置区域化、职能综合化、手段现代化、推动统筹化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建立农业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农民群众服务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为目标,立足农业产业布局特点,统筹各类农业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资源,加强服务条件及能力建设,综合设置区域性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适应形势要求,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在履行好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项基本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提供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气象、农村金融、农民教育等服务。
 
  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多形式的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排灌、农机作业等专业化服务。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
 
  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装备水平。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应用系统,加强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服务。2017年建成覆盖省、市、县、村四级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引领区、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区。
 
  (六)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以水稻、油料、蔬菜、柑桔、茶叶、猪禽、草食牲畜、水产品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标准的制(修)订,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扩大建设园艺作物、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场和农产品出口标准化基地。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成以省、市级农业质检机构为中心,县市质检机构为骨干,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产品基地、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为依托,覆盖全省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质检体系。强化例行检测、监督抽查和专项监测。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综合执法、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应急管理制度,在大宗农产品基地、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
 
  (七)构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坚持保护、节约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使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力争全省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2012年的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建设一批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批野生植物保护点(区),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和保护。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建设,集中力量保护地方优良畜禽遗传资源。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建立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监管,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开展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和防治示范,降低危害程度。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建设一批综合防治示范区。积极开展“少施一斤化肥、少撒一两农药、少用一方水”活动,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和低碳农业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加强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普及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减少污物排放和水体污染。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强化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预警。开展土地整理,调整生产结构,实施以机代牛,提升血防疫区综合防治水平。推进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和生态家园建设,组织创建“美丽乡村”。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重点打造粮油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动植物互为纽带的农业再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以沼气为主的“一建三改”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猪-沼-果(菜、鱼)等循环利用模式,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村、示范场和示范县。
 
  四、重点区域
 
  综合考虑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调推进的思路,重视功能分区,着力建设都市农业、优势农业、特色农业三大区域,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都市农业发展区域
 
  主要包括武汉、宜昌、襄阳、黄石等大中城市郊区。该区域交通、区位、市场和人力资源优势明显,资本、技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充足,是我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和多功能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该区域农业现代化,对于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要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合理确定大城市郊区“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保有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适度发展畜禽水产业,提高“菜篮子”产品的自给率。在稳定增强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农业的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二)优势农业发展区域
 
  主要包括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沿江区域和国有垦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农业生产条件具有良好基础,是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体功能。加快推进该区域现代农业建设,事关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该区域要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促进就地加工转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建设区域内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提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养、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水平,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工转化率,力争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先行区和核心区。
 
  (三)特色农业发展区域
 
  主要包括鄂西南武陵山、鄂东北大别山、鄂西北秦巴山、鄂东南幕阜山在内的山地农区。该区域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是我省果、茶、药、食用菌、木本油、魔芋、肉牛、肉羊等特色产品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资源优势,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特、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养与品牌化经营。积极推广农业生态种养、立体种养等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神农架林区、丹江口库区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作用。
 
  五、重点工程
 
  围绕我省主要建设任务,以当前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实施11项重大工程,制定和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计划,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一)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围绕2017年粮食总产超过513亿斤、粮食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粮食产能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高产农田和粮食发展专项等方面的资金,集中开展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标准粮田建设。重点支持49个产粮大县的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土壤改良、良种繁育、社会化服务和粮食仓储设施等建设,力争到2017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600万亩,江汉平原、鄂北等粮食主体功能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广集中育秧、秸秆还田和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在粮食主产区依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设一批粮食烘干和仓储设施;加快选育应用优良品种,开展高产创建和科技指导服务,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水平。
 
  (二)现代棉油产业提升工程
 
  围绕“稳定面积、规模种植、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发展机械化”要求,以大规模标准棉田、优质高支纱棉为重点,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基地,发展产业化经营,争取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产量达到56万吨,巩固棉花“全国第一方阵”地位。加强长江、汉江沿岸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抓好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联合攻关,到2017年在江汉平原油菜产区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油菜籽产量270万吨,巩固油菜产业“全国第一大省”地位。支持鄂南优质苎麻和鄂东大别山、汉江中游花生、芝麻板块及幕阜山、大别山、大洪山区油茶板块基地建设。改善田间基础设施、良种科研繁育等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三)现代“菜篮子”建设工程
 
  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目标,加快提升“菜篮子”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力争蔬菜、生猪、淡水产品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依托标准菜园、果园、茶园项目,加强设施大棚、喷灌滴灌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光温系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菜园、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到2017年高效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0%,蔬菜总产达到4000万吨。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畜牧产值高、生产总量大、转化能力强、养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支撑体系强、示范作用强的畜牧强县(市),打造我国南方特色生猪、禽蛋优势产业带,到2017年生猪出栏4600万头,禽蛋产量达到200万吨。实施精养鱼池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对集中连片的精养鱼池进行改造升级,提升设施养殖比重,提升名特优产品比重,提升淡水产品质量,到2017年水产品总量达到496万吨,巩固“全国淡水第一省”的地位。
 
  (四)现代种业工程
 
  围绕打造“中部种业中心”,形成辐射全国的武汉、荆州、襄阳三大种子产业集群,构建中部种业的科技研发中心、生产加工中心、展示推广中心、交易流通中心的目标,发挥我省农业科技优势,组织开展品种改良创新和种业企业培育行动。坚持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支撑,到2017年重点建成区域性的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柑橘、薯类、魔芋、食用菌和猪禽、水产品品种改良创新和繁育中心。着力做大做强具有较大优势的油菜、棉花、优质稻等种子产业,力争到2017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导品种覆盖率达80%,良种在农业增产上的贡献率达到47%。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新型产业,引导种业企业联合重组,推进我省种业向“育繁加销”一体化、集团化、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育湖北种业品牌,增强湖北种业自主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力争到2017年培育1-2家种业上市企业。
 
  (五)新型沃土工程
 
  围绕提高耕地产出率,坚持“耕地利用和保护并重”的原则,运用综合性工程和农艺技术措施,确保全省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到2017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超过95%,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耕地、园地地力提高一个等级。依托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计划,引导农户普遍施用秸秆还田腐熟剂、商品有机肥和种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保水供水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衡土壤养分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推广石灰调酸剂等施用技术,适度提高丘陵山区土壤pH值,改良酸化土壤。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实施深沟(埋管)排水,治理平原湖区和丘陵山区冲垄田次生潜育化土壤和冷浸烂泥田。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和监测站,尽快形成全省完整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六)动植物保护工程
 
  围绕提高动植物保护能力,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减灾行动,健全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和村级防疫员防疫体系,在积极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同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强化动物免疫、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到2017年建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实施农作物病虫防治行动,坚持“绿色防控、公共植保”的理念,在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加强农药新品种、新药械的推广和农民用药安全的培训,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到2017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45%,建成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测、专家远程诊断网络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
 
  (七)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围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发展深加工,打造十二条农业产业链。引导支持企业建设长期稳定、供应均衡的原材料基地,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的领军企业,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打造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一主两翼”城市建设标准高、规模大、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加工产业园,引领关联企业向园区聚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实施精品名牌工程,加大市场营销、宣传和开拓力度,突出品牌整合和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建设一批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及一体化冷链物流系统,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17年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4万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5万个,其中家庭牧场26万个,种植业大户发展到10万户;过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30个,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5%,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比值达到1∶25,努力实现让全国人民“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的目标。
 
  (八)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围绕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实现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开展农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突破性发展棉油、园艺产品、养殖业生产机械化。加强我省农业机械研发工作,坚持农机与农艺、养殖、加工、物流相结合,开展机械栽插、机械收割等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重点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农机工业园和农机物流中心,引进一批农机制造企业,构建农机监管服务体系。抓好农机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大对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油菜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等薄弱环节技术推广的力度,改善农机推广、安全监理的装备条件,加强机耕道、机库棚和农机维修点等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机补贴种类、范围和力度,以扶持农机合作社为突破口,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65%。
 
  (九)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利用资源,继续推进以“一建三改”为主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设施维护,完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和沼渣、沼液利用率。大力开展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在新农村示范村、山区丘陵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灶等新能源产品,扩大秸秆气化、固化利用规模,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力争到2017年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8%。加快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
 
  (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围绕解决“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问题,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培育现代农业新的经营主体。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校、农村实用人才基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整合各类农民培训资源,结合产业特点和优势,大规模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负责人以及农民经纪人、农机手等各类服务人员。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职业教育培训。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安心从事农业、从农业中致富。稳步扩大试点,积累经验,有序推进,力争到2017年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全部启动培育工作,每县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500人。
 
  (十一)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工程
 
  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按照发展水平先进、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走在前列的要求,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到2017年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积极推进基本建设投资、农业补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向示范区倾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延伸产品价值高、产加销一条龙、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现代化示范样板。聚集资源要素,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高效特色产业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现代加工物流园区等建设平台。强化科技支撑,改善农技推广条件,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强化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投入机制
 
  结合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预算安排,使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明显增加,增幅明显提升,比例明显提高,发挥政府在支持现代农业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程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竞争性分配的力度,适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采取以奖代补、奖励、贷款贴息、抵押担保、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发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功能,增加信贷投入。
 
  (二)强化依法治农
 
  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切实发挥农业法制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驾护航作用。一方面,认真实施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普法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为发展现代农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简政放权,提高农业服务效能;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农业执法水平。
 
  (三)深化农业改革
 
  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县市、“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努力探索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子。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村产权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四)聚集农业人才
 
  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优势,强化政策激励,培育和造就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打造现代农业实用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三年一轮回,提高基层农技服务能力。鼓励大学生村官和科技人员在乡村工作,让大学生和科技人员扎根基层,成为发展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标兵。
 
  (五)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总体指导和协调。要把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到市、县和省直部门,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评价,确保任务得到落实。各级政府要把现代农业发展业绩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各地和各部门要深入现代农业建设第一线,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举措,推进湖北现代农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农业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