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旅游规划策划

新传媒时代的旅游营销

新传媒时代的旅游营销

 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渠道为王。那么为什么在旅游领域听不到这个概念呢?大略言之,一是供应商比较强势,有垄断因素;二是产业体系不成熟,分工体系没有形成;三是生产者主导的状况仍然存在;四是政府企业不分、企业事业单位不分。因此,几乎没有专门的渠道商,更难以形成渠道为王的共识。但另一方面,则是各地和各企业纷纷加大了营销力度,营销资金大幅度增长,但营销效果并没有同步增长。一些大的问题有待于时日,但渠道和手段问题却是刻不容缓的。

 
1、新传媒时代
 
我们多年在传统媒体方式中生活,传统媒体一是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等,也包括发材料,发传单。二是广播,三是户外方式,四是电视,当年电视也是新媒体,现在已经传统。
 
这四种传统媒体现在仍然占据主流位置,而且仍然在发挥重大作用,下一步也会发生重大作用。
 
但在实际生活中,新媒体正在以势不可挡之势蓬勃发展。包括短信、视频、网站、博客、播客、拍客、微博、3G等各种方式。新媒体的特点一是种类越来越多,二是速度越来越快,三是娱乐性越来越强,四是即时和实时,同步传播,五是个人可以直接介入,六是媒体管制的传统方式失效。眼花缭乱新媒体在不断产生,以后还会有应接不暇的新鲜事物出现。
 
真正的发展新媒体是跨媒体,就是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化、立体化、组合化、系统化。所谓丰富化就是花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多;立体化就是不依赖一种手段,而是一系列的手段,最终形成了一种手段的组合;最后达到系统化就是要达到最佳的性价比。比如同样要花100万元做一次营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现在的旅游营销,就目的地营销而言,大体上就是到一个地方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开一个产品说明会,新闻发布会对记者,产品说明会对旅行社。这两个会开完了就觉得任务完成了,效果到底如何,现在没有绩效评估,但是客观来说,效果不怎么样。我参加了无数这样的会,包括中国到海外去做旅游营销也是这一套,当然现在有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也在产生,比如跟着领导人走,领导人要出国访问,访问之前营销队伍就去了,让领导人一看做得很棒,政治上也得了分,效果上也得了分,这应该说很好。比如大蓬车,诸如此类的都有,但是这些方式和手段中现在最重要的是跨媒体,是组合化和系统化。
 
2、营销三步
 
从全国旅游营销过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步。
 
一是初步营销,敢吹、会吹、经得起吹。全国而言,敢吹基本可以打100分,老子天下第一充斥,经得起吹至少普遍及格,但会吹很多不及格,关键是现行体制下缺乏营销绩效评估,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好的作用。实际上现在的营销尤其是目的地很大程度上叫做为领导人营销,只要书记市长满意就行,效果如何不重要,这是我体制的问题。
 
二是进步,开展二次营销,深化营销。利用多渠道,采用多方式。这些做法也在逐步起作用,体现了各级旅游局和企业的与时俱进。
 
三是大步,从目的地营销到客源地建设。需要从客人的角度来想一想,客人到底需要什么?很多营销往往使客人真正接受的信息是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甚至是第四层次传递下来的信息,钱花了不少,客人却没有得到有用的第一手信息,尤其是没有得到公共性信息。所以就要从生产者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的核心就是客源地建设。
 
我们现在很习惯生产者主导,而不是消费者主导,所谓生产者主导就是看看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产品,然后做个小册子,录个片子,就到处去宣传,但是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不同的地方需求是不同的。新闻发布会开了,记者在报纸上给你登一块豆腐干;产品说明会开了,一整版都是旅行社,一个旅行社一条;客人能看出什么啊,客人没有真正得到有用的第一手信息,所以我们就需要转向。以消费者主导的核心就是客源地建设,就是我们要深化到客源地把这篇文章做足,而不是简单地去开一个产品说明会和新闻发布会。
 
3、三类信息
 
第一,从信息的角度来说,包括品牌、服务、后续三类信息。
 
目的地营销效果到底何在,缺乏真正研究。这样就造成当前的旅游营销流于形式化,流于简单化,流于表面化,流于一般化的局面。这四个“流于”,现在这是普遍情况,由此就需要我们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即旅游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把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市场上去。第一是“传递”,第二是“有效”,因为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有所不同,包涵了海量信息,这样的海量信息的传递就必须研究一些技术问题。
 
第二,大体归纳出信息传递存在三个阶段。
 
一是强化品牌性信息阶段。现在多数旅游局做的工作主要是品牌性的信息工作,就是解决游客在海量信息中选择“去哪里”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可是真正从客人的需求上来看,只满足于一点并不够,信息非常多,但是客人的选择毕竟有限,所以要集中有效地提供信息。
 
要让人家知道你,这点很重要。比如龙岗区,大家知道深圳,尽人皆知,怎么会知道龙岗区,即使到了深圳,都未必到龙岗区来,这就是品牌性信息,但是只满足这一点并不够,只是解决一个初步问题。
 
二是形成服务性信息阶段。服务性的信息解决“怎么去”的问题。服务性的信息恰恰是精准旅游的概念,要给客人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如果提供不了,光说这儿好,各种方式怎么去,如果都没有,品牌性的信息就是空的;系列的服务性信息,一定意义上比品牌性的信息还要重要,有的时候技术性的信息要重于品牌信息。
 
比如云南腾冲,这是自2009年开始火爆的地区,但是大家就问一句话,腾冲怎么去?我去过多次云南,我就问过腾冲怎么去,当地说对不起,现在只能坐12个小时汽车,那就不去。所以去年到了昆明,又问腾冲怎么去,现在航班开通了,40分钟就到;这就是服务性信息。进而就会担心到腾冲吃住这些问题,这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都是问题,如果这些信息不提供出来,光说这个地方好,能行吗?
 
三是完善后续性信息阶段。后续性信息要解决“是否再去”的问题。感觉不错,下次就会再去,同样就会口口相传,称之为“病毒营销”,形成良性循环的状况。让客人来了之后确实有留恋之感,确实能够口口相传地来帮你宣传,这就算达到真正的目的。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强化品牌性信息大家都很关注,形成服务性信息就弱了一大块,严格地说服务性信息应该是企业来提供,后续信息是由一个目的地的总体环境、总体品质、总体水平决定,所以就要研究,对应这三类信息,就需要新传播的发展。
 
4、新传播发展
 
“寻找第一”是创新传播之魂。新传播的发展,核心就是寻找第一,创造第一,当然这里不仅是一个第一的问题,还有一个唯一的问题,第一在前,可能第一就能创出品牌来,但唯一是长远的,这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涉及到这六个方面:
 
第一,媒介创新:媒介不再只是载体,媒介也是内容。我们选取什么样的媒介方式,这个媒介方式本身也是内容,比如网络互动方式,就不仅是一个载体,而变成了内容的增长方式。
 
第二,跨界互动:构筑全方位的媒体势能。指所有的手段、工具我们都可以借助,构助一个全方位的媒体。 
 
第三,娱乐元素:让品牌充满活力。现在的品牌一般般的话太多,四六句一说让大家反正记不住,让品牌充满活力这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比如原来一个单位为北京做了一个品牌,叫做东方古都,长城之乡,大家都不满意。2007年年初,北京市旅游局又委托研究北京作为世界旅游城市的发展,其中也涉及到这个题目。当时我提了一个要求,让课题组每人琢磨两句话,北京到底怎么形容,第二天早晨出来33句话,各种各样的都有。有一句话让大家都为之一振,我评价这句话叫做神来之笔,这句话是什么,“现在是北京时间”。仔细琢磨,越琢磨越有味道,这句话多霸气,因为是北京,要举办奥运,这句话任何人都不能用,具有垄断性,唯一性。小时候听广播,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几点整,唤醒了我们小时候的回忆,真正体现了北京的特色,而且这个“北京时间”从英文来说也是时代的意思。后来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中,天安门广场的背板上就出现了“奥运时代,北京时间”,这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品牌,可是你听起来非常朴素,非常普通。
 
第四,受众创造:让受众成为品牌的一部分,让受众思想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三亚在2005年举办了一个活动,经费1500万元,征集城市名片。三亚2005年的财政收入8亿元,一个很小的地级市,8亿元的财政收入拿出1500万元做这件事,那不得了。活动收到了100多万条建议,最后形成了两句话八个字:“美丽三亚,浪漫天涯”。2008年我去三亚,谈到这件事,市委书记问我怎么看这句话,我当时脱口而出,这叫正确的废话,结果书记急的就站起来了,说我们花了1500万折腾了一年多,变成了正确的废话?我说方式我评价极高,这个方式就是调动了受众来参与,100多万条反馈,意味着背后可能有1000多万人参与,而且是深入关注,但是这话最终出来的结果一般般。后来他说你说怎么改,我说逼着我改我就各改一个字叫:“美美三亚,浪浪天涯”,第一个“美”是你说的美丽,第二个“美”是我的感受很美;第一个“浪”是你说的浪漫,第二个“浪”是我在这浪了一把,你们说哪个好?书记说我们刚定的话也不好就改,我说我没要求你们改,我说的是一个概念,就是怎样让品牌充满活力,而不是四平八稳的一句话。美丽浪漫本身就不是四平八稳,那为什么不能更活泼一些?
 
第五,循环扩散:推动信息进入自我扩散。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比如看这条短信挺好,就转发给朋友,一个短信几天之内就传遍全国。我自己也有感受,因这我这几年每年元旦春节都自己编短信发给大家,有一次我发出去的短信过了三天人家给我发回来了,因为这话不错,大家都觉得可以共享,这就是一个循环扩散。如果说我们的东西能够进入这样的循环扩散,试想这个旅游营销可以达到何种功效。
 
第六,媒体共振:让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共谋者。我们现在对媒体基本上是利用,是两层皮,如果说把媒体拉进来,而且多媒体拉进来和我们共同来做,就形成共谋者,从而构成一个媒体共振,而且一个媒体共振里只要有相应的利益机制,就可以长期持续。
 
5、新品牌塑造
 
第一,三个认同。我们现在追求新品牌,要达到政府认同,行业认同,市场认同,这三个认同都存在,但是一般的基本次序是政府认同第一,行业认同第二,市场认同第三,应该颠倒过来,市场认同第一,行业认同第二,政府认同第三。
 
第二,三类话语。一是官员话语,要避免正确的废话。很多地方都非常看重上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每天早晨朝闻天下那些栏目的城市广告,基本上都是城市营销口号,两句话8个字,一天3秒钟,一年800万。这个到底做给谁看的,就是做给本地的书记和市长看的,但市场知道吗?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很不赞同这种做法。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这一块。包括一些景区,觉得好像这是一个品牌宣传起作用了,里面多数都是正确的废话,记得住吗?根本记不住,起到什么作用了,我也不知道。
 
二是文人话语,要避免面面俱到。文人一般是一堆四六句,把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编排一遍,觉得挺好、挺顺,但结果能不能让大家记住呢?
 
三是市场话语,雷人之语,看一遍就记住。我们真正下工夫要下在这上面,我刚刚举那些例子实际上也都是这个范畴的。
 
从方法上来说,有这样几个方法,小题大做,偏题正做,虚题实做,远题近做,反正话越雷人越好,但是往往雷人的话书记市长不接受,说这话太夸张了,这话说得太俗了,诸如此类。
 
前年在桂林,一个单位给桂林重新做规划修编,其中提了一句话“桂林不只是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明白,桂林不仅山水很好,其他的也很好,但是话太绕了。后来我就说最简单的话就是“我想去桂林”,因为桂林现在不需要品牌性信息,大家都知道桂林。原来有一首歌《我想去桂林》,歌词是“我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现在有钱了没时间”,歌词非常通俗,但是听一遍就能记住。我说就这五个字“我想去桂林”,后来他们接受了,把这句话翻出来再做。所以去年几次交易会上桂林促销团队穿的马甲上都是“我想去桂林”,最简单明了。这就确实需要我们研究,真正的功夫要下在雷人之语上,所以这三个认同我们都需要,但是次序要颠倒过来,最好就是三个都认同。
 
新传媒时代就需要一系列的新,这样在旅游营销方面也需要做一个完整的扩张,做一个全面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