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筑设计 > 中式古典

什么是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的特点

什么是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的特点

        什么是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的特点

  每次都说徽派建筑徽派建筑,到底什么是徽派建筑呢?简单来讲,就是白墙黑瓦,加上一个标志性的马头墙。细化的话,可是有好多呢,那些学建筑的孩子们,有多少论文基于徽派建筑的研究分析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它的地理位置。徽派的建筑当然主要分布在徽州。可是现在没有徽州这个行政区了,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它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呢?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六县:
  县府所在地:歙县【今歙县、徽州区、黄山区汤口镇和黄山风景区,及今绩溪县的坦头、大源、金坑和溪头乡部分乡村,今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休宁县璜尖乡、浙江淳安县中洲镇扎源村】
  黟县【今安徽省黟县(黄山山脉以北的柯村乡、美溪乡和宏潭乡除外)】
  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璜尖乡、板桥乡和花桥乡除外)】
  祁门【今安徽省祁门县(西北部安凌镇除外)】
  绩溪【今安徽省绩溪县(坦头、大源、金坑和溪头乡部分乡村除外)】
  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含休宁县板桥乡和花桥乡)】”——from 维基百科
  这些地方,大多都是徽派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人会说,为什么杭州也有蛮多徽派建筑的呢,因为徽州东边一点点就是杭州啊,距离上讲比苏州近多了,当年徽商都是在杭州做生意的,当然会建宅子啊。那么其他地方为什么也有呢?那大概是徽商走南闯北留下的。(也许是后人重建的。吼吼,当我没说)
  徽派建筑当然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派系。中国传统建筑嘛,你们都知道的,结构统一,严谨,什么等级用什么标准清清楚楚,门槛有多高,门口放石狮还是其他,都是有讲究的。其二,木结构居多,所以特别重视防火。其三,内饰精巧,就是喜欢先抑后扬,外面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里面却费了多少心思。
徽派建筑特点:马头墙
  归于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地方,我们就略过了。我们说说徽派建筑的特点吧,最重要的,马头墙。
  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象征性: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以上,是最基本的。总之看到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应该就是徽派建筑了。三个特色缺一不可。因为白墙黑瓦的不一定是徽派建筑哦,比如乌镇那种江南邻水民居,也是白墙黑瓦哟。不过正经来说,徽派建筑属于江南建筑的一部分,只是变得和其他的不一样些。
  至于为什么是白墙黑瓦,百度搜一下嘛,总之这是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东东。视觉上来讲,黑白灰,很有地方特点,比如北京那种皇家贵气儿的地方就看不到。而且百搭啊,春天和油菜花黄艳艳的颜色也好,夏天和绿郁葱葱的树木也好,秋天和枫叶的红色也好,都很好看啊。冬天和白雪也好搭啊,配个大红的灯笼,过年的意境就出来的是不是。
什么样的人造什么样的房子
  下面我们再讲些别的徽派风格。
  这里要提到一下人文。什么样的人造什么样的房子,是有道理的。
  其一,徽州地区多出商人,徽商发达之后会修祖宅,故而其形制会严整,平面布局多符合儒家气质,重礼制,空间等级比较分明。这和苏州写意的园子是不一样的。其二,年轻的男人们都在外经商,所以待在徽州的,大部分都是些妇孺。注重安全性防盗性。宅子里面造得灰灰的、暗暗的。其三,经商的人和文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徽州人是不会像苏州文人那样弄个大池子,养养鱼种种花的。徽州的雕刻更概括和写意,线条硬朗,而江浙以及福建的雕刻更精细圆润。
  总的来说,就是“儒商”气质明显。understand? 就是儒家伦理+商人特质
  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建祠堂、牌坊,我说了嘛,人家是儒商,重礼制。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  
  徽派风格的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而且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
  棠樾牌坊群为鲍氏家族建于明、清两代,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明代三座,清代两座,四周衬以古村落,文会书社,古祠堂和田园风光。矗立在棠樾村头的石牌坊充满了封建时代的色彩,但从牌坊的建筑艺术来看,又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so what?)
  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多么深刻的儒家印记。)
  徽派民居大多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why?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这不是我说的啊)。
  徽派民居大多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
  徽派民居在室内装饰和摆设方面也极为讲究。正堂挂中堂画,两侧中柱上贴挂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思想。厅内陈设条桌,桌上东边放一花瓶,两边摆一古镜,中间是时钟,寓意徽商在外永远平安。
  古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主要用于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图案取材丰富,主要包括掌故传说、飞禽走兽、祥云花卉等,以借图喻意、状景咏物,妙作佳品极多。
  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题材众多。
  忘了说了,徽州呢,是山多,平地少。所以你看到的风格和别地儿不一样,虽说还是在江南,但在山里的徽州,带着那么一点山野风格。其实徽州的马头墙多为三段,中间一根很宽,两端很窄,简单而对比强烈,比较有野味,例如宏村月沼边的那些房子。而苏州民居马头墙多位五段,等长度划分叠落,更为丰富和复杂,比较有匠气。
经典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地
1.看八卦——呈坎
  呈坎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地方。它是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的,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被誉为“人间天堂、水墨画就的乡村”,中国八卦风水第一村。
2.看古祠堂——南屏
  南屏曾名叶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全村一千多人丁,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游客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3.看牌坊——歙县棠樾牌坊群
  在距歙县县城十余里的棠樾村,古老的石牌坊,一建七座拔地而起,巍成群耸立在村头一百多米长的石板甬道上。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这七座牌坊,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
3.看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主要建筑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等。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平面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形状惟妙惟肖,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重要参考资料:知乎 徽派建筑和江南园林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注:本文基于维基、知乎、Google、百度综合整理,奈何作者(也就是我)不是建筑专业出身,文章多有鄙陋,班门弄斧,多有造次。世人对于徽派建筑的研究千千万,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也有很多,本文只是基于旅游者的角度,说道说道,希望普通的旅游者到了那地儿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偶尔在朋友间装装学问也就是了。研究者莫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