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农村旅游规划

婺城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婺城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切实按照“五水共治”要求,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一是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013年成功创建汤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主要涉及佳乐、采云间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面积5812亩。示范区充分利用产业优势,通过“牛-沼-牧草(蔬菜、水果、苗木、茶叶)”的循环生产模式,将沼气站、奶牛场、牧草基地、蔬菜基地、苗木果树基地、茶园等六个功能区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区内产业循环。据统计,该示范区年产值近亿元,直接解决了240户农户就业问题,带动周边3800余农户从事牧草、苗木、蔬菜、茶叶等产业。二是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以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示范、“三沼”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建设等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全区累计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31个,其中2013年实施省级项目4个、市级4个。三是探索推广新型农作制度。例如“福昌模式”(“猪—沼液—水稻”的农牧对接、种养合作的生产模式):位于蒋堂镇的福昌种畜研发公司将养猪产生的粪便(沼液)作为有机肥,通过管网输送到蒋堂建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1260亩稻田中。水稻施用了有机肥不仅能增产、抗病、耐旱,而且稻米品质更胜一筹,还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如“一康模式”[“奶牛—牧草(青贮饲料)—奶牛”的农牧对接、种养配套、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一康农业发展公司用奶牛干粪制作有机肥,氧化后的污水进入田间池或通过管网排入牧草基地作为饲料基地肥料,收获的青绿饲料或玉米作为奶牛饲料又供应给牧场,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该养殖场2011年就被农业部评为首批“国家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再如“盛欣模式”(以水稻为载体的水旱轮作、粮经轮作、间作套种、稻田养鱼等生态耕作、立体种养模式):蒋堂盛欣粮蔬专业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700余亩,在从事水稻、蔬菜种植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稻田养鱼(泥鳅、虾)、蔬菜(玉米)套种和水旱轮作,不仅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调节了土壤肥力,还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种植的毛豆等蔬菜远销日本等地。以及莘畈、雅畈等地的土鸡养殖模式(果园养鸡、鸡群吃草(昆虫)、鸡粪肥林的生态养殖模式)。
 
  2.全面推进畜牧业污染整治和产业提升。按照“禁养区全面退出、限养区只减不增规范养殖、宜养区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要求,组织开展畜牧业污染专项整治。一是抓关停。截至2014年8月底,全区已经签订拆除协议2197家,处置畜禽13.3万余头,拆除栏舍2104户、62.7万余平方米。二是抓提升。在禁养区养殖场关停拆除工作结束后,下一步将对限养区、宜养区规模养殖场进行整治提升,通过规范完善养殖场(户)干湿分离、雨污分流以及沼气池、储粪池等治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养殖场零排放和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双100%。三是抓创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等要求,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和星级评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星级养殖场27家,其中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3家、省级3家;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家。
 
  3.探索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深入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近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场510家。经整治的养殖场每年可处理污水235万吨,提供清洁能源沼气333万立方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大力支持畜禽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类企业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商品有机肥,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目前,全区共有有机肥厂7家,年处理牛粪能力15万吨,有机肥生产能力5万吨。三是探索实施规模养殖场沼液异地消纳利用。今年,选择水稻、蔬菜和苗木等不同对象,在白龙桥下杨畈、蒋堂寺前畈和蒋堂下方村等地建立农牧结合示范基地3个,新建田间贮肥池,配套相应管网和槽罐车,对养殖场的沼液进行消纳利用。3个示范基地总面积1600亩,建成后预计每年消纳利用沼液1.8万吨,减少化肥用量160吨,节本增效达50万元以上。目前基地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下步将在面上进行推广。
 
  4.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农业“两区”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为抓手,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2013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辐射面积38.5万亩,推广应用有机肥1.2万吨。二是开展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2013年全区共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面积7.1万亩,示范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25万亩,建立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420亩,推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50盏、使用面积5700亩,应用性引诱剂面积4620亩。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评选活动”和市级标准化项目申报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清洁化、生产标准化、品质安全化“三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我区累计通过认证无公害产地34个、农产品43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5个,农业标准化程度达64.72%。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淡薄。受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重个体经济利益、轻社会整体效益,重当前土地产出、轻长远持续发展,重数量外延增长、轻质量品质提升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存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没有成为自觉行动。
 
  2.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相对来说投入大、见效长,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能够补贴的范围和程度远不能满足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受抵押物等制约,金融部门对农业项目存在惜贷倾向,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不从民间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3.工作机制不顺。当前,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方面缺少可操作性的评价、监督和制约措施。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没有形成体系,导向作用、补偿机制、激励效应不够有力。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还没有全面形成,生态循环农业产生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没有真正在产品的经济价值,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4.要素保障滞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和适当的现代化设施,但是受土地政策制约和当前“三改一拆”行动的影响,涉农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阻碍设施农业发展壮大的障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亟待破解。
 
  5.技术支撑乏力。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专业失衡、招聘困难,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要求还有着较大差距,生态循环农业有效模式的推广应用还比较有限。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1.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调,统筹资源力量,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并纳入生态市、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目标实现。
 
  2.完善发展规划。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编制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专项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布局,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贯穿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的一条主线。同时,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意见,分年度、分层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有力有效推进。
 
  3.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加大现有成熟循环农业模式的示范和推广,提高循环农业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技术科研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三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
 
  4.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建议省、市政府及有关涉农部门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今后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建议市政府出台政策意见,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和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协调国土、规划、农林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市区设施农业用地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设施用地管理,推动生态循环农业规模化经营。
 
  5.创新经营机制。建议市政府探索建立畜禽养殖指标化管理模式,将允许养殖的畜禽数量以指标的形式下达给各县市区,在排放达标的基础上,允许养殖指标在各县市区之间交易、流转。同时引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吸收社会优质资本,整合集聚资源,提升产业平台,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