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农村旅游规划

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海门市始终瞄准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富有海门特色现代化农业的主攻方向和现实载体,因势利导,全力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村营收入超过1.48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较去年翻了一番,被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19元,同比增长10.9%,增幅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按照现代城镇特色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城乡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又有利于将生态环境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具体路径为: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夯实生态循环农业基础。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物质基础。我市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富有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产业群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要求,重点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的节点产业。借助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的高端智慧,编制完善了“海门市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沿江万亩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业、现代渔业、规模畜禽、休闲农业”等六大产业的发展规划,构建起了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提档升级。不断推进市级以上重点园区提档升级,每年新建千亩生态主题农业公园园区和主题生态农庄园区都在3个以上,目前每个区镇(乡)都有一个超千亩现代农业园区,2015年我市还将新增生态农业建设基地8000亩,其中智能温室500亩以上。二是放大特色。精心编制了城郊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环城区城镇旅游观光农业。尤其抓好“羊家乐”田园风光游集聚区建设工作,高标准打造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常乐镇农产品加工核心区和临江新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扩大影响。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鼓励优势农产品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做出特色,打响品牌,扩大影响。目前我市的“海门山羊”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海门香芋”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蔬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海门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省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大力推进规模经营,培育生态循环农业主体。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助于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近年来,我市大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营大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主题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牌和配套产业。一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生态农业园区为平台,认真疏理、包装、推出一批项目,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大力引进龙头企业投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现代加工业、物流业、田园风光旅游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6家、南通市级37家。二是培育农民合作社。坚持扩面与规范并重,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五化”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各类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我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143家,入社率达94.5%。三是发展经营大户。农村经营大户是现阶段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理念先进,实力雄厚的生态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做大田园生态农业。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强化生态循环农业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而且具有跨产业、跨主体等特点,健全的服务组织是支撑其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注重科技支撑。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加强农业信息化覆盖工程建设,建立省农科院驻海门博士服务工作站、高校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推进农业技术研发、集成、转化和应用,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70%。二是注重要素激活。积极探索确地、确股、确权相衔接的试点创新,实质性地开展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农地流转、农民转移和农业转型提供权益保障。不断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村集体经济分配股权入市交易。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保、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置换城镇住房的改革试点,为生态循环农业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三是注重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完善市、镇、村、企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基本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广农业节肥、节药、节水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加大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确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生态循环农业秉承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要求,立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从转变生产方式入手,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多级循环,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在实践中,我市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舆论引导必须先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公众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优质优价机制,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二是特色彰显必须突出。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要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人文、民俗、旅游等资源,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加快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将农业特色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建设生态景观、休闲度假等新型生态农业园区。要坚持以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为基础,发挥海门山羊、四青作物、优质瓜蔬、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业产业特色,有序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与优势农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培育出田园风光游农业产业特色。要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园区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内容由常规化向多样化转变,服务形式由提供式向互动式转变,特别是重视现有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拓展,实现特色化经营。
三是金融支持必须加强。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强化服务“三农”责任,主动顺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实现土地“活变现”。要加快农民合作社融资改革试点工作,努力破解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担保难、成本高”瓶颈。要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继续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确保主要农作物保险覆盖面超85%,高效农业保险保费占农业保险总保费的比例不低于60%,切实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