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将分三类 明确功能定位
中新网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针对全国农业在“十二五”期间整体发展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对此,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规划》以“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为核心,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划分为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区域,并分别明确了每个区域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杨绍品指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思路,以“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为核心,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划分为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区域,并分别明确了每个区域的范围、特点、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同时,杨绍品称,《规划》将重点推进区域包括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保障功能。其中,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24个省(区、市)800个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场);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主要指《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确定的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胶、苹果、柑橘、马铃薯、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等12种农产品优势区,以及蔬菜、蚕茧等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区域。
此外,将率先实现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和农垦规模化农业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功能。其中,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主要指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主要指沿海地区以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郊区;农垦规模化农业区主要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等19个大型集团化垦区。稳步发展区域主要指草原生态经济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保障功能,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区,涉及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
总而言之,杨绍品强调,上述区域划分充分考虑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既突出了主产区地位,与国家主体功能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58个农产品优势区一脉相承,又进一步充分考虑了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各种因素,更加便于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统筹推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新网财经频道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