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耗时代的旅游发展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低碳经济的说法铺天盖地,迅速成为时尚。哥本哈根会议,中国躲过了各种明枪暗箭,表明了积极的态度,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于各地和各个行业来说,都面对着一系列的选择,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1、低碳与低耗
初步看,低碳是经济发达国家构造出来的概念,并努力在形成碳机制。作为工业化发展几百年的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形成了低碳发展的格局,同时掌握了低碳发展的前沿高端技术。自然可以高姿态,说漂亮话,其根本不仅是把握话语的主动权,而在于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而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和发达国家不在一个层次,也不能让人家牵着鼻子走。因此,“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成为争论的核心。
进一步看,低碳是结果,是一种倒逼机制。不利的一面是会使我们在国际上始终陷入被动局面,发达国家逼我们,发展中国家促我们,形成围城困局。有利的一面是倒逼各行各业,改变发展模式,如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的倒逼作用,必须改革,必须接轨。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变暖则多种因素。我们没有必要挑战低碳,但是可以超越低碳概念。
最后,从把握发展主动权的角度看,中国应当带领世界,按照中央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低耗经济,低耗机制,低耗发展。低消耗是根本,是源头机制,有低耗必有低碳。过去我们就是低消耗生活,但却是低水平、瓜菜代式的,现在要谋求的是高水平的低消耗。低耗经济的主要内容应当是两低两高,即低能源消耗,低物料消耗,高人力消耗,高智力消耗。这恰恰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为此,我们应当全面树立低耗观念,研究低耗技术,推广低耗生活。
2、旅游:高耗与低耗
旅游是生活。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对个人来说,是短期的特殊生活过程;对社会而言,是长存的特殊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状态比较,旅游生活可以说是一种高耗生活,因此需要降耗,但主要应当通过智能化的发展来进行,这就要求旅游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本身也包含科技含量密度的提高。
从产业角度看,旅游消耗资源相对较少,其中观光类产品几乎是无限利用,其他产品可以反复利用,完全符合中国资源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旅游需求本身也创造大量中间需求,由此可以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如旅游装备工业、旅游购物体系等。
从产业比较角度看,旅游发展天然低耗,同等消耗产出较高,同等产出消耗较低。尤其是对传统物料消耗比较充分,比如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传统物料,也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
3、旅游降耗
从产业内比较,涉及多个方面和多种方式,其中提高科技含量的重点是大力推行适用技术。旅游只是技术的使用者,但如何选择,如何推广,则是低耗旅游发展的根本。如温控技术、光控技术、地温利用技术、垃圾再利用、温泉再利用、环保汽车使用和组织体系创新等等,一系列新课题不断产生,需要全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