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营销该如何做好?
“养老”,一个服务于夕阳人群的朝阳产业,前景一片大好。社会老龄化问题、政府的养老政策、大量资本的投入、传统的忠孝之道以及养生观念正从不同层面拢起这片大好产业,仿佛所有的报告数据都在提醒我们:非养老不投!但是,怎么投,容易;怎么做,不容易。
养老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满足医、食、住的基本需求容易,满足“幸福晚年”的高级需求不容易。改造房子、建医院、造养老院简单,但让消费者觉得舒服、踏实、满意、想留着不走很难。因此,尽管产业前景一片大好,但可能与你的投资项目能圈到多少消费者无关,因为这归根结底不是一个投资问题,而是一个营销问题,而且是一个迟早要面对的问题!稍加思索,大家便能发现一些限制正摆在眼前。
首先,养老机构无法移动,除了周边的老人会优先选择入住之外,更多的距离较远的消费者需要我们去努力招揽。距离越远,消费者需要付出的交通、时间成本越高,获得的性价比越低,我们的说服他们的难度也就越大。
其次,医疗服务是养老的主要需求之一,政府也正在加大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以缓解供给不足。其实,具体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以上海为例,大医院集中在老城区,周边老公房多。假设租下一些,然后做适老性改造、提供护理服务,成为“专业护理房”,再对外出租。那么,与大医院加专业护理房的方案相比,养老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就逊色了。
再次,传统观念中,养老院是孤老、家人难以照料的生病老人生活的地方,正常、健康、家庭和睦的老人应该与子女近距离生活,互相照顾。老人有病看病,无病则给子女“搭把手”。去改变观念极难,怎么让大众接受养老机构呢?
最后,收费过高也是一大门槛。
进一步思考,发现这些限制是无法一一突破、先天存在。于是,我们可以暂且回避这些问题,先建立“养老机构非常好”的普遍认知。然后提供一些便利措施、创造一些卖点,如交通接送,请名医常驻,价格优惠等。目的是,使消费者认为这是个值得去的好地方,考虑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去,而是怎么去,什么时候去,去多久,怎么能性价比高。
“非常好”是一种能打动受众的印象。我们受众有两类:老人,子女。子女掏钱给父母用是普遍做法,所以要同时打动他们。这时,我们会面对一个两难,一方面要认可“幸福晚年”意味着父母与子女近距离生活,一方面又要说服他们住在养老机构。而且,很难去说服他们:住在养老机构比待在子女身边更好(若有,也是矛盾所致的不得已)。我想,一个可行的方式是告诉他们:时常去养老机构待待,可以让待在子女身边的时间更好。可以这样理解:去养老机构待一阵子,环境好、空气好,服务好,养一段时间身子,回来能更好的照顾子女;参加个养老机构组织的休闲旅游,放松心情,去享受另外一种幸福;等等。之后,可以策划各类特色的短期、中期服务,比如,30天秋季养身之行,老中医会诊周,老年蜜月期等等,即:入住+特色服务、主题。通过建立这样的印象,养老机构已经能与传统观念中的养老院明显区隔,是一个健康、积极、温馨倍至的地方,“非常好”。至于这个名字到底是旅游、疗养、度假、候鸟式,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本来也没有一个词能解释清楚。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帮助受众重新定义这样东西,即:凡是老人都可以去,可以旅游、度假、疗养、交友等等;子女做不到的地方,他能做得很好;在距离自然环境越近的地区越好,硬件和服务非常好、很专业;费用应该比养老院贵,物有所值。
最后,这样的认知不仅不会影响常规的长期疗养计划,而是在培育更多潜在长期疗养受众,老人总会有需要专业护理的时候,到那时,之前的良好印象和体验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