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农村旅游规划

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 年)
  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条件
  (一)规划背景
  都市农业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大都市及其周边地区,依托大都市的资金、科技、信息和市场优势,与大都市发展紧密融合的一种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特大城市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建设都市农业的实践。自本世纪初起,武汉市开始进行建设都市农业的探索。从城市发展定位来看,今后 15 年我市要以“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总体发展目标,建成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富足、区域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为此,立足武汉、面向武汉城市圈、辐射中部地区、走向全国,建设与武汉大都市发展目标相配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都市农业,是新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都市农业发展已呈现出良好势头。
  1.新型农业蓬勃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工商资本逐步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在其带动下,一些新型农业产业,如设施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在我市城郊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2.园区建设方兴未艾。目前,我市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农业庄园已发展到 300 多家,如张公山寨、帝元农业园、和平农庄、多福农庄等大型农业庄园投资都在数千万元以上;农业科技产业园也发展很快,全市已有近 200 家,其中投资达数千万元的大型园区就有十几家。
  3.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5 年,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60 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 16 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覆盖率达到 51.9% ;全市已建成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 64万亩和畜禽养殖小区 85 个,其中万亩以上连片种(养)的特色基地达 68 个。
  4.生态环境建设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市以造林绿化为突破口,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开展了环城森林生态、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长江防护林等一批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仅 2001年―2005 年,全市就完成人工造林 76 万亩,5 年之内全市森林绿化率提高了 6 个百分点。
  (三)建设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耕地 309 万亩,宜林地 160 多万亩,荒地、滩涂近 10 万亩,水面 320 万亩,其中可养水面 180 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境内山川、湖泊众多,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农业生产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区位优势明显。我市位于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历来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至广州,北上北京,距离均在 1200 公里左右,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位置,是我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
  3.市 场 潜 力 巨 大。2005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28.6 亿元,居全国 19 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第五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850 元,市民生活已开始向全面小康过渡,对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高档化,对旅游休闲、体验农业文明等精神文化型享受的追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4.科技实力雄厚。我市是华中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大专院校 52 所,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452 家,两院院士 48 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50 多万名,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和植物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等农科高校(包括涉农院系)、科研院所 20多家,这些都为我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5.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总体上看,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基础;同时,近年来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在逐步加大,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势头良好,这些也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是,我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过小。目前我市平均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不到4 亩,属于超小型农业,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由于耕地化肥施用量偏多、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不到位,农村水体污染、土壤物理性质变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自来水普及率低。四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二、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依托城市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先进园艺业、集约畜牧业、高效水产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观光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建设与特大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农业体系。
  (二)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都市农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2.城乡互动原则。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
  3.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解决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又着眼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有效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保护、发展生产力,保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科技先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市的科技优势,加强农业科研与应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发挥科技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5.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我市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状况、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拓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坚持先易后难,梯度推进。
  (三)功能定位
  根据当前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及资源条件,我市都市农业应具备以下五大功能:
  1.产业经济功能。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实行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既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总体效益,形成都市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生态平衡功能。通过造林绿化、建设稻田与水生菜湿地、发展避灾农业、控制农业污染源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同时,借助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利用、保护好城郊的河流、湖泊、水库、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使武汉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
  3.观光休闲功能。充分利用我市城郊山水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休闲山庄、休闲农舍与高科技园区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让市民在宁静、清新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中观光休闲,享受农家乐趣,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致,提高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文化科普功能。以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青少年了解农业知识的要求为目标,赋予都市农业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担起相应的文化科普功能。如开放部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和农业庄园,为学生和市民亲近自然、接触农业文化、了解农艺知识等提供基地和平台。
  5.辐射示范功能。充分发挥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输出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成果,向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展示我市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充分发挥我市都市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到 2010 年,基本形成产业特色明显、优质高效和持续增长的都市农业框架,使我市成为中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物流信息流、农产品加工、种子种苗繁育和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武汉大都市相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华中一流、国内先进的都市农业体系。
  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1.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 8%以上。
  2.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种 (养)面积和农户覆盖率 2010 年均达到 60% 以上,2020 年均达到 80% 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2010 年达到 1:2,2020 年达到 1:3。
  3.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2010年达到 65% ,2020 年达到 70% 。
  4.农业机械化初步实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2010 年达到70% ,2020 年达到 80% 。
  5.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 GDP2010年达到 2 万元,2020 年达到 4.3 万元。
  6.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城镇化率达到45% ,2020 年达到 60% 。
  7.农村社会事业同步发展。2010 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达到 100%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 ,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 20% 以上;2020 年,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 30%以上。
  8.农村生态环境大为改善。2010 年,农村水体污染加重、土壤物理性质变差的趋势得到扭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5% 以上;2020 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与生活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以上。
  三、武汉都市农业的基本布局
  根据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按照都市农业功能定位和发展原则,结合我市城郊各地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市都市农业的基本布局规划为“六大区域、四大中心、两大体系”,发挥我市的水资源优势,做足水文章(水生菜、水产养殖、水禽、水上休闲娱乐),形成生态成带、产业成块、基地成片、辐射成圈的都市农业新格局。
  (一)六大区域
  1.武湖―双柳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以黄陂区五通口镇为核心,建设武湖都市农业科技园。园区主要发展以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为主要特色的蔬菜、花卉园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林果特产等产业,形成集科研成果孵化、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一主三化”农业示范区。在沿江的双柳、龙王咀、涨渡湖一带,以 10 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为核心,建设集生产、加工、产地批发、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在武湖―涨渡湖一带,建设 20 万亩标准化名特水产养殖基地。以原南湖农业高新技术园为核心,建设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
  2.东西湖现代设施农业区。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体,在东西湖区惠安长廊和 107 国道沿线及周边地区,建设 10 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蔬菜瓜果)生产基地,2 万亩优质鲜食杂粮基地,4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在辛安渡、东山农场等地,建设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在柏泉、荷包湖、走马岭农场等地,建设 3 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及 1 亿尾名特优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3.蔡甸―汉南特色绿色食品农业区。在蔡甸区张湾、蔡甸、玉贤、大集等街镇,建设 20 万亩莲藕基地和鲜菜基地。在侏儒、永安、洪北、消泗等地,建设 10 万亩以藜蒿、西甜瓜为主的特色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以蔡甸东湖水系、西湖水系、小?[湖水系和沉湖为主体,建设 20 万亩以青虾、鳜鱼、黄颡鱼为主的名特水产养殖基地。在汉南区汉洪公路沿线,建设以鲜食玉米、辣椒、冬瓜等特色鲜嫩产品为主的 10 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汉南区,建设 30万头“坛山牌”优质生猪出口基地。
  4.洪山―江夏北部绿色园艺区。在江夏区流芳、纸坊、郑店、五里界一带,以大花山为中心,建设 10 万亩名优苗木花卉及观赏盆景生产基地。以青龙山林场为依托,辐射带动纸坊、郑店相关地区建设经济林(果茶)基地 10 万亩。在洪山区九峰乡、花山镇一带,建设 4 万亩花卉苗木及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将洪山菜薹原产地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加工和观赏体验于一体的农业园,并在与原产地条件相近的九峰乡、花山镇及江夏区大桥镇扩建 5 万亩红菜薹产业化生产基地。
  5.江夏中南部名特水产养殖区。以江夏区三门湖、鲁湖渔业科技园为主体,建设集水产养殖、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武汉江城水乡”。以梁子湖、牛山湖为基础,建设50万亩以“梁子湖”牌河蟹为主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在乌龙泉、五里界、范湖、法泗、舒安一带,建设饲养量 2000 万只以上的水禽养殖基地。
  6.黄陂―新洲中北部集约种养区。在黄陂、新洲区的中部地区,建设 100 万亩优质稻、60 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新洲区徐古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建成 50 公里食用菌生产长廊,年产鲜蘑菇 10 万吨。在蔡店、姚集、木兰、长岭等地,建设 15 万亩地膜花生基地和 2 万亩芦笋基地。在李集、三店、凤凰等街镇,建设 1000万只优质蛋鸡养殖基地。在徐古、旧街、潘塘等地,建设 1 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
  (二)四大中心
  充分发挥我市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凸显我市都市农业对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华中地区的农业物流信息流集散、农产品加工、种子种苗繁育和农业科技示范 4 大中心。
  1.农业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扶持做强武昌白沙洲、武汉舵落口、蔡甸八达通 3 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及长江水产品、新世界畜禽水产品、华南海鲜水产品批发市场等特色农、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武汉城市圈内实施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手段,提升对外辐射能力。整合武汉城市圈内农业信息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农业会展工作,把中国武汉农博会、武汉种子交易会办成服务全省、辐射华中、沟通国内外的农业展示、交流、互促的平台。到 2010 年,全市农产品流通量占武汉城市圈农产品流通量的 6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中心。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在武汉城市圈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畜禽、粮食、大路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着力引进扶持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打造国家级的东西湖食品工业区,加快双柳、大桥、武湖、邓南等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建设。到 2010 年,全市年加工生猪 500 万头以上,年生产油脂 55 万吨以上,年加工禽类 1.5 亿只以上,年加工乳制品 50 万吨以上,年加工蔬菜 60 万吨以上,年加工水产品10万吨以上,年生产加工饲料160 万吨以上。
  3.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依托我市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积极促进武汉维生种苗、开隆高新、武汉康祥、黄陂天种、国英种业等各类种苗企业的发展,尽快建设完善蔡甸现代科技园西甜瓜种苗中心、莲藕种苗繁育中心、如意蔬菜科技种苗生产中心、新洲超大蔬菜种苗生产中心,加快名特水产、优良畜禽、名优蔬菜瓜果等农业种子种苗的研发繁育。到 2010 年,全市名特水产、优良畜禽、名优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对周边城市的服务辐射率达到 50% 以上。
  4.农业科技示范中心。进一步加强南湖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和武湖都市农业科技园建设,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开放开发,引进一批高新农业技术项目,逐步将两大园区建设成为集科研成果孵化、科技示范、精品农业于一体的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的农业新技术启动点、辐射源、推广站。积极整合武汉地区农业科技资源,实行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我市农业科技研发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大力支持洪北、慈惠等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和民营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设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我市周边城市兴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专家大院,使之成为农业科技研发、企业孵化、技术人才交流的平台。到 2010 年,全市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达到 50% 以上。
  (三)两大体系
  1.森林生态体系。围绕改善市域生态环境、构建城市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一是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 19.95 万亩,对 25度以上的全部坡耕地和部分 15 ~ 25 度不宜耕种的坡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二是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平原农田林网、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及江河干堤(干渠)防护林为重点,人工造林 3 万亩。三是绿色通道工程。“十一五”期间,在我市拟建成的武汉至孝感、青菱至郑店、米粮山至侏儒、沌口至水洪口、汉口至周铺、武汉至麻城、武汉至鄂州等与周边地区相连的 7 条快速出口通道两侧,各建总长为 207.9 公里的骨干绿化带。四是绿色生态村工程。结合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在推进村!及通村公路绿化的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要求,重点打造 500 个绿色生态村,规划新增经济林、景观林面积 3 万亩。五是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工程。在九峰山及周边地区,建设总面积达 30.02 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保护区,保护区林木绿化率达到 63% 以上。六是重点景观及森林公园整合改造工程。对市域内的主要交通干线、风景旅游区、开发区及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和山体复绿,形成与当地社会、经济、人文、地貌相协调的各具特色的优美森林景观,预计整合改造森林景观林 8 万亩。七是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工程。重点加强沉湖、涨渡湖湿地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启动梁子湖等重要湿地的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2.旅游休闲农业体系。充分利用和保护我市城郊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以骨干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以休闲农舍、休闲山庄、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休闲农业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五大区域:一是以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以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景区为支撑,整合区域内的其它景点及农业庄园、“农家乐”,建设集宗教文化、度假休闲、生态观光、避暑疗养、会议商务于一体的木兰生态文化综合旅游区。二是依托道观河佛教文化区、问津书院,连接将军山风景区、宋观渡林果观光景区,连接涨渡湖生态农业休闲区,建设包括宗教文化、度假休闲、生态观光、水上娱乐等旅游产品在内的新洲人文山水综合旅游区。三是以龙泉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青龙山森林公园、汤逊湖旅游区为支撑,建设包括文化观光、度假休闲、水上娱乐、避暑疗养、美食文化等众多旅游产品在内的龙(龙泉山)汤(汤逊湖)休闲娱乐旅游区。四是以知音湖知音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为核心,依托嵩阳和九真山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嵩阳自然保护区和沉湖湿地保护区,建设包括度假、探险、体验、健身疗养、生态观光等功能在内的知音湖旅游度假区。五是以金银湖生态旅游区、惠安生态长廊、柏泉农艺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建设以体育休闲、农事体验、观光农业、水上运动、主题公园、度假休闲为主要旅游产品的东西湖都市生态旅游区。同时,在严格保护农村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力争到 2010 年,全市乡村休闲游景点从现在的 600余家发展到 1000 家,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100 元。
  四、“十一五”期间我市都市农业建设重点及支撑项目
  (一)建设重点
  1.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建立以水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大江大河防护林和交通干线绿化带为网络,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我市生态屏障。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山区低产林改造,加快速生丰产林、苗木花卉和优质林果茶等经济林建设,逐步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到 2010 年,全市新造林 2.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25% 以上。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工程与生物措施并重,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逐步开展农药和化肥减量工作,推广应用控制性减量技术措施,大力推广绿肥、配方施肥、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适时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实施定位动态监测。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和清洁农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逐步调整畜牧水产业的布局,中环线以内的区域为畜禽禁养区,中环线到外环线之间的区域为畜禽限养区,适时启动近郊畜禽养殖场的外迁工作,对禁养区内的各类畜禽养殖场逐步进行关停转迁,逐步引导和禁止农户散养,外环线以内的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畜禽养殖场。适当控制大湖围汊拦湖和水库网箱养鱼。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地,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坡地和废弃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要求,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积极开展以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土地整理工作。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提升地力。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尽快把农产品加工“一区五园”建成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企业群,并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大力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建成一批专用、优质、稳定的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发展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在全市广泛开展农产品知名商标和知名产品的申报认证,继续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通过 ISO9000、ISO14000 及 HACCP 认证的品牌予以奖励,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根据六大农业区域的总体布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植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龙头企业,力争到 2010 年,全市销售收入过 5 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 15 家,其中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 3 ~5 家。
  建立健全以大型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专业批发和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以超市等销售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集中采购、专供直销、连锁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信息来源广、辐射带动面宽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技术信息服务、行业管理、加强企业和农户的联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抓好农机结构调整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和“无牛耕”村的建设工作。在中郊平原地区,大力推广耕整、灌溉、播种、施肥、植保、加工、贮存、保鲜、运输等农业机械,建设百万亩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机化示范区。设立市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和贷款贴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型农机技术,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大户,鼓励农户购买小型、实用、高效能的农用机械。力争到 2015 年,中部平原地区基本消灭畜力耕作,实现耕种、植保、收获、加工等主要作业机械化。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管灌、地膜覆盖、钢架大棚及加工、储运等农业设施,稳步发展智能温室、工厂化种养等现代设施农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个人兴建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对有发展前景的大宗名特农产品、现有加工出口创汇产品率先开展制标工作,鼓励出口加工企业建立能与进口国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强化产前农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从源头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认证,重点加强种植业生产过程的 GAP 认证,兽药生产的 GMP 认证,饲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方面 的HACCP 认证,通过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认证和实施,积极培育开发一批品牌产品,逐步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壮大基地的良性循环。力争到 2010 年,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完善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整合现有质检资源,建立起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区级质检机构为骨干,乡镇监测室、生产基地快速检测点和市场质检机构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体系。全面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的例行监测制度,依托现有农业质检机构,针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和特定区域,定期进行产地环境、农资、产品质量等监测。
  5.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充分利用我市城郊山川秀美、湖泊众多、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辉映的优越条件,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快生态旅游、森林旅游、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7条精品 线 路。一是木兰生态文化游:武汉城区――黄陂――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古门山――大富庵土家风情景区――云雾山――清凉寨――高山农家;二是蔡甸休闲度假游:武汉城区――地球村――沉湖湿地保护区――大好河山旅游区――知音湖生态度假区――尉武林场;三是东西湖高科技基地游:武汉城区――东西湖花木超市――牡丹园――石榴红?汉水人居――柏泉农艺旅游度假区――巨龙湖泊生态旅游区;四是江夏滨江滨湖游:武汉城区――龙泉山风景名胜区――汤逊湖风景旅游区――青龙山森林公园――大花山花卉苗木产业园――梁子湖湿地――北咀多功能生态园林旅游区;五是城市园林游:马鞍山森林公园――九峰森林公园――九峰野生动物园――水杉博物馆――梅花主题园――荷花主题园――生态葡萄园;六是新洲康体保健游:阳逻余集省级自然保护小区――涨渡湖湿地――道观河风景区――将军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徐古蘑菇产业园――保安森林公园;七是汉南堤防休闲旅游:纱帽山汉阳人遗址――沿江滩涂风光――垂钓――农家乐――虾子农庄。
  6.推进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立足普惠于民的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 5 年或更长时间,在全市 2087 个建制村(农场大队)分批逐一实施以“致富门道清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
  加强村庄规划,对一些规模小、居住零散的自然村,以整治为主,同时按照规划引导农民适当进行撤村并点;城郊各区的城关镇、重点镇附近的农村居民要逐步向城镇集中。倡导通过宅基地置换在城镇集中连片建设农民新社区,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积极探索以民营企业为主体,通过宅基地异地置换等政策扶持,结合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卫星镇建设,整乡(镇)推 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城关镇和重点镇为主要着力点,大力加强城郊小城镇建设。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着“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经济适用、适当超前”的原则,推进小城镇归并、整合,适当扩大城镇规模,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城郊各区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辐射广大农村集镇、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交通一体化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使小城镇成为地区性的技术、信息、生产、生活服务中心。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在 2010 年前,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
  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继续调整中小学教育布局,力争到2010 年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 2006 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属于农村低保范围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进一步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巩固和完善乡村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大力支持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农民文化中心户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组织送书、送电影下乡,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建立农村电影供片中心。
  加大对农村特困群体的生活救助力度,建立健全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将纳入原救济制度的五保户、残疾人员、无劳动能力人员、长期患病人员及其他生活困难人员统一转入到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之中,实现应保尽保。积极探索通过“就业促保障”、“土地换保障”等多种途径,改革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二)支撑项目
  依托现有基础条件,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项目,使之成为领跑我市都市农业的龙头。
  1.农业科技园区项目
  (1)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原南湖农业高新技术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动植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畜禽水产、生物饲料、生物药品、农产品加工、农科贸市场等八个主导产业。进一步整合园区科技优势,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孵化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建设 20 万平方米创业孵化器。力争到 2010 年,核心区年技工贸收入达到 100 亿元,建成立足武汉、带动湖北、辐射华中的国内一流农业科技园区。
  (2)武湖都市农业科技园区。以武汉生态农业园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其核心园区和示范区由科技孵化中试基地、产地市场及物流配送基地、产业化园区、特色农业园区、生态休闲观光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六大块依次组成。到 2010 年,园区内社会总产值达到 70 亿元。
  (3)武汉江城水乡。在江夏区三门湖、鲁湖建设渔业科技园、水上娱乐休闲园区,逐步将其建设成为集渔业、科技、休闲于一体,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型农业科技园,到 2010 年,综合收入达到 5 亿元。
  2.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项目
  以洪山区九峰乡为主体,总用地 30.02 万亩,依托自然山林资源,扩建青年家园、军训基地、植物专类园、农田观光园、名人文化园、林果带、野外运动公园、植物博览园、长江高尔夫球场等,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
  3.文化旅游度假项目
  (1)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清凉寨?高山农家为基础,连接区域内的民俗村、农业庄园和农家乐,突出山水风情和木兰文化两大主题,形成以生态观光、宗教文化、观光休闲、木兰文化寻根、会议商务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2)东西湖生态旅游圈。包括柏泉农艺度假区、东山巨龙湖生态休闲旅游、辛安渡休闲林家乐、新沟惠安神韵生态园、慈惠石榴红?汉水人居、走马岭雪兰果园超市、国际风情园天天艳阳生态餐饮等子项目。
  (3)“大好河山”生态休闲旅游区。沿九真山、嵩阳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索河流域中心地带,建设包括宗教文化区、嵩阳九寨风景区、知音文化区等 118 处景点、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生态休闲旅游区。
  (4)孔子文化旅游项目。以问津书院为主,建设包括孔子河沿线的孔子文化碑廊、晒书山、孔叹桥等景点在内的文化生态旅游区。
  4.产业基地项目
  (1)汉南绿色食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在汉南区汉洪、汉银公路沿线,建设总面积达 15 万亩的汉南绿色食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其中包括 10 万亩以辣椒、特色玉米为主的鲜食农产品基地和 5万亩生态养蟹、特色礼品瓜基地。
  (2)大花山苗木花卉产业园。以大花山为中心,建设 10 万亩名贵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在九真山建设 5 万亩彩叶树种产业园。
  (3)蔬菜基地。主要包括 5 大项目:新洲区双孢菇产业循环发展项目,在新洲区徐古、潘塘等中东部街镇建设双孢菇生产区、牧草基地、肉牛生产基地、食用菌研发机构、食用菌加工线、标准化菌种生产厂、双孢菇示范园区;江夏区 5 万亩"头生产及加工基地,在江夏区舒安、安山、乌龙泉等地建设 5 万亩"头正规化基地,建设"头腌制发酵池、粗加工设备及生产线;蔬菜正规化基地扩建工程,主要包括东西湖区惠安现代生态农业长廊、新洲区蔬菜正规化基地、汉南绿色食品基地、江夏区武嘉公路无公害蔬菜长廊等子项目;快生菜基地,在中环线附近地区建设和稳定快生菜基地 3 万亩以上;楚天洪山菜薹产业化基地,以洪山区菜薹原产地为核心,带动与原产地条件相近的洪山区洪山、九峰乡、花山镇和江夏区大桥、郑店街,扩建 5 万亩红菜薹产业化基地。
  (4)畜禽基地。主要包括 5 大项目:优质瘦肉型猪产业化基地,在江夏、东西湖、新洲区建设年屠宰生猪 400 万头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在江夏、汉南、黄陂区建设年产父母代种猪 10 万头、优质瘦肉型猪 100 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和年加工能力为 35 万吨的饲料加工基地;优质种猪繁育基地,在黄陂区建设高产仔无应激优良母猪群,形成年出栏优质纯种种猪 4 万头的规模,并新建年出栏 8 万头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养殖小区;优质奶牛养殖基地,在东西湖区辛安渡、东山、柏泉农场建设牧业园和奶牛小区,奶牛存栏 1.2 万头,在蔡甸区洪北建设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存栏 1 万头;优质蛋鸡基地,在新洲区三店、李集、凤凰等地建设年存笼 1000 万只优质蛋鸡的蛋鸡生产基地;优质水禽基地,在江夏、黄陂、蔡甸区建设年生产、加工 5000 万只优质水禽的水禽生产基地。
  (5)名优水产养殖基地。在江夏区梁子湖、汤逊湖、牛山湖、鲁湖、三门湖、上涉湖、大桥湖等地建设 50 万亩名优水产养殖基地。
  5.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机化项目
  主要包括蔬菜、畜禽、水产、林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机化建设,农机化实验示范区建设,机耕路建设等项目,总面积 100 万亩左右。
  6.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
  (1)大桥农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在江夏区良种场大桥村建设占地面积 1700 亩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包括粮油、蔬菜、水产、禽畜等 11 个加工区。
  (2)双汇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由河南双汇集团在东西湖区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 150 万头、加工肉制品 1.5 万吨的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
  (3)中粮安全肉食品工程(二期)项目。由中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在江夏区投资建设年深加工猪肉 2.2 万吨的熟食加工厂。
  (4)蒙牛(武汉)乳制品加工项目。由内蒙古蒙牛集团,在东西湖区建设日加工鲜奶 1000 吨以上的乳制品加工厂。
  (5)佳宝稻米深加工项目。由武汉佳宝糖业有限公司在东西湖区建设稻米转化生物糖二期工程,日加工稻米 400 吨。
  (6)如意蔬菜加工项目。由厦门如意集团在东西湖区建设年产量 10 万吨的蔬菜加工厂。
  (7)名舰淡水鱼加工项目。由武汉名舰食品有限公司在汉南区建设年加工量 1 万吨以上的淡水鱼加工项目。
  五、发展都市农业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优化市、区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支农支出比例,确保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尽快出台将一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额度,适时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保障资金,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农业企业和农户广泛参加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积极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信贷担保业务,引导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紧紧抓住国内外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机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和工商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都市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在 2010 年以前,完成市郊大中型排涝泵站和 155 千瓦以上骨干排灌机站的更新改造,继续抓好水库整险加固,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及维修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农田灌溉排涝保证率由现在的 80% 提高到 90% 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 0.5 提高到 0.65 以上。加强农村通 村公路和次级公路路网建设,进一步做好农村自然村(!)水泥路建设工作,从 2006 年起,力争到 2010 年,实现自然村(!)基本通水泥路。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原地区要基本消灭牛耕现象。逐步实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推动现代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向农村延伸覆盖。
  (三)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中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重点围绕蔬菜、水产、奶业、家禽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努力改善品种和产品结构,力争在每一个万亩连片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建立一个农业专家大院。充分利用我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实力强大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提级上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创新、推广、孵化和窗口示范功能,逐步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和孵化器。
  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通过实施星火富民、绿色证书等工程,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切实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信息 “进村入户”,从 2005 年起,每年安排 500个以上的行政村连通因特网,到 2008 年,全面完成农村数据通讯网络铺设工作。尽快完善上连国家、省、市,下连乡、村、专业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纵横贯通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全市农村信息网络站联网运行和信息联网发布。加快建设我市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系统、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积极支持大型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四)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
  积极引导乡镇民营企业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引进、改造、重组等多种方式,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开发区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快区级经济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各工业园区找准产业定位,形成产业特色,以项目为中心,逐步将各自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在继续抓好交通运输、商业和饮食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力发展通讯、金融、保险、旅游和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继续办好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积极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使我市农村劳务输出类型逐步从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畅通农民进城务工的信息渠道,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派遣服务组织,加强劳务协作,逐步形成稳定的定向输出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取消农民进城就业限制,完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 万人,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比例降低到 30% 以下。
  (五)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强化农业法制建设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在土地征占过程中,把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优先考虑,给予被征地农民以公平合理的补偿,切实解决好农民的退路和出路问题,逐步建立“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长效机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探索创新的要求,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国有农场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为我市都市农业建设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依法治农,强化农业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使农村干部群众知法、守法、用法。加快构建农业综合执法、农业法律监督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体系。
  (六)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都市农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发展都市农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因地制宜出台和落实扶持都市农业发展的投入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农村就业政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发展都市农业的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地抓好本规划的落实;各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引导、管理、服务,把都市农业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我市都市农业建设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