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园区规划
生物医药园区是以生物工程、生化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主,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产业增值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是园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中由综合性孵化器向专业性孵化器转型的重要标志,聚集生物医药企业创业发展有力的政策资源。
2006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保持在15%左右稳定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收入增长显著但利润增长明显放缓,竞争趋向于新技术与新领域。专家表示,对于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具备创新能力、拓展融资渠道至关重要。
生物医药园主要由研究开发区、企业孵化区、生产贸易区3个功能区和相关配套支撑体系组成。
1.研究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及其它医药产品。在研究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同时吸引国内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一批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吸引、聚集海内外优秀医药科技人才,使研究开发区成为生物与医药技术发展的创新基地、优秀人才聚集和培养的中心,以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
2.企业孵化区的主要任务是孵化新兴医药企业。建立完整配套的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孵化设施,为从事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技术孵化、中试的机构和企业提供一流、全方位、专业化的保障服务和条件支撑,使其成为生物与医药技术成果与项目的孵化基地。
3.生产贸易区的主要任务是从事药品及其它医药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建立现代化的药品生产中心、物流中心,符合国际标准的GMP车间,符合GSP标准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吸引一批、培育一批和改造一批医药企业,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主体,中药、化药为补充,医药贸易为纽带的新型医药产业链,打造中国的“药港”。
4.建设完整配套的新药报批、专利申报、产权交易和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配套支撑体系,增强生物医药园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生物医药园区规划建设的主要措施
生物医药园建设将按照“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由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政府共同协商、合作建设。政府负责园区行政管理,全面负责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与投资,以及配套政策制定与落实、人才招聘与技术引进等工作。科技部主要负责协助园区建设规划,指导、支持药品研发,以及人才与项目引进工作。商务部主要负责指导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卫生部主要负责药品研究、生产重点与方向的指导与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对药品研究、生产与流通给予指导与支持。
1.科学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园区。按照国际一流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流通的高标准进行设计与建设,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制定生物医药园的整体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和土地;完成基础设施、环境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公共研发平台及相关孵化体系的建设。
2.引进与培育,造就一支优秀人才队伍。吸引国外高水平人才、项目和机构,集成国内相关研发机构的优势资源,为生物医药园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多元化投资,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府支持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国内外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支持生物医药园的建设。支持园区科技机构与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的相关科技计划和项目。
4.政策引导、体制创新。在生物医药相关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将生物医药园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探索并建立有利于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在高级人才引进、创业扶植、股权激励、税收优惠等方面落实国家及地方的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人才引进和企业成长的创新及创业环境。
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创性研究及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这导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于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专家指出,鼓励自主创新,着重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速发展我国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突破。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资市场、生物风险投资基金及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资本基础。以企业为主导的资本流向,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发展原创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及政府的支持,这是目前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最紧迫的问题。
中国的生物医药投资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结构,资金的流向以企业为目标,吸引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管理者聚集大量不同专长的科学家,在某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向横向扩散发展。产业化成果是很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公司的领导者是需要具有知识资本的管理型人才。国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的发展思路,使资本朝正确的方向流动,但是需要时间进行转变。而民间资本还停留在原先的概念上,仍旧以大学的科学家为中心,试图以他们为招牌吸引更多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