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筑设计 > 医疗建筑

在变化和整合的时代,医疗建筑该去往何方?

在变化和整合的时代,医疗建筑该去往何方?

 在当前建筑大形势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医疗和养老建筑领域由于受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反倒逆势而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希望转型从事该领域创作。但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此,《建筑技艺》(AT)采访了资深医疗建筑设计专家谷建先生,与我们分享他这么多年的创作体会及对变化和整合时代医疗建筑该如何发展等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谷建.jpg
 
  谷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986年加入中元国际,1994年从事医疗建筑设计。主要设计项目: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解放军总医院干部保健基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院区、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二期工程、宜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
 
  【记者】首先,医疗建筑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独特的门类,您如何看待医疗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谷建】医院的确是非常特殊又很复杂的一种建筑类型,涵盖了很多建筑类型的设计内容。从属性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流线关系,在这点上有点类似交通建筑。我们常说医院的三大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人流里又有患者流线、医护流线及辅助工作人员流线和访问探视流线;患者流线又要避免交叉感染,包括有些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患者,比如产妇和亚健康者,同时在患者流线设置上还要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并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秩序和效率,比如急救的绿色通道、患者的手术通道和重症监护通道等;物流包括洁净、清洁和污染物品的运输和回收,里面有各种通道和物流设备的运用;信息流包含了各种信息和图像的传输和调取;还有机动车、货运车辆和人的分离等等。所以说工艺流程的梳理就是梳理各种交通关系,需要依循医疗工艺的逻辑关系。
 
  另外,现代医院又与商业综合体有相似之处,医院里也包含了很多活动类型,包括商业活动、餐饮休闲活动、病人的诊断、检查和治疗等医疗行为、康复以及健康教育等各种活动要良好地组织起来。
 
  正是现代医院所具有的综合活动,使得其形态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有趣的是,在实体购物中心受到电商冲击而纷纷倒闭之时,医疗保健机构正逆势而动,开始进入大型商业中心;在O2O使得传统商业的实体边界消失的今天,医院的边界也在发生变化,日本、新加坡、迪拜已有这样的实例了,国内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都在酝酿或实施医疗保健设施进入购物中心,包括月子中心、中医馆、美容整形中心、体检、专科诊所等。另外,互联网、物联网催生了云医院、虚拟医院。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化和整合的时代。
 
  【记者】对于如此复杂的医疗建筑,什么才是医疗建筑设计合理的逻辑?
 
  【谷建】首先是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前一步都能够对后一步起指导作用,先宏观再中观最后是微观,每一个步骤的思考思路同样是依循宏观、中观、微观的路径,使我们减少犯错。
 
  第二点是从理性和逻辑出发来策划、规划和设计医院,类似于数学推演,结果会更具合理性。
 
  第三点是从功能出发,应该认识到功能无处不在,医院是用来感受体验的而不是看的,内涵更重要。
 
  第四点是从自身定位和特点出发,每个医院都应该是不同的,设计院的作品集拿出来不要看到有山寨的东西,不要像效果图公司的样本。
 
  最后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设计师与业主各自有自己的视角和责任所在,大家有配合、有协作,也应该有各自的专业性和优势,合作起来共同去做“加法”,把缘分带来的合作成为一段愉快的经历,激发出各自的“正能量”来,有个好的结果。
 
  【记者】现在很多医院一看就是医院,而且有千院一面之嫌,是功能产生的数学推演的结果吗?
 
  【谷建】医院确实有很严谨的功能流程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产生了医院特定的性格和气质,有时候看一张总平面就能大致判断这个医院各个功能块的位置、规模,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医院看起来像医院不是什么问题,但千院一面就有问题了。固然医院建筑的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肯定是第一位的,但同时医院建筑也是公共建筑,在城市中,周边所处的城市环境、风貌、交通状况、地形地貌、城市区域的社会、人文、气候等因素都会对医院设计产生影响。医院设计强调要给人关怀,同样也应该给予城市、周边关怀,这么说吧,医院自身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立足,需要给它个存在的理由。如果能考虑上面这些因素,在设计中添加这些作料,那么这个医院一定是生长在这里的。所以我们需要去发现、去挖掘它的立足点,立足点找到了,设计逻辑就产生了。我们自己所做的项目就是遵循这个原则,比如北大医院南院区从狭小用地最纠结的交通入手,佛山妇女儿童医院则从不规则的用地形状入手,昆明医科大一附院呈贡医院从当地独特的气候入手,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则从使用人群特点着手。
 
  【记者】能否具体说说您这几个医院设计的立足点?
 
  【谷建】先说说医院的交通,大家可能还对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建门急诊病房楼前每天早上交警在东单维护交通的画面记忆犹新,曾经听过一位医院院长感叹,现在还提不到看病难,根本就是进门就难,进门需2小时,看病排队等候3小时,还没等到看病的3分钟就下班了。医院的车流量巨大且高峰集中,每个医院设计都会有交通分析图,但只是一种路径表达,太粗放。我们这个团队会做流量的静态/动态分析,考虑各种车辆路径,在公共交通接驳便利度/位置、患者的步行路径及距离/上下客路径、车道数量等方面进行计算、模拟和分析,并推出“人车分离”的概念,目前已经在几个项目上进行了几种模式的设计。
 
  比如北大医院项目用地只有60多亩,中间还被一条河道分开,有1200床,床均用地只有国家标准的60%左右,虽然四周都有道路,但并不宽且仅有南北两条道路可供机动车进出,不能把大量车流引入,更不能等在路上。我们的策略是结合地下车库增加一条南北通道,从院区边界开始的“人车分离”系统保证了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1000床的佛山妇女儿童医院用地更小且呈钻石型,被各种方向的道路环绕,设计着眼于既产生建筑群的逻辑关系,又要对城市及周边的不规则道路予以应对,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并不产生建筑的“背面”,沿周边布置建筑并共享中心花园成为方案的解答。
 
  昆明医科大一附院呈贡医院的立意是做个气候适应的医院。春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即便在盛夏,当地居民也没有使用空调的习惯,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即是应对盛夏最好的解决办法。对于1000床、16万多平方米的大体量,我们的办法是将其拆分成单元或条形建筑,化整为零,之间以花园连接;条状形态满足良好的通风;公共空间完全开放,与室外连通,不设空调,立面上又连成一个整体,形象完整统一。
 
  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则考虑建设用地狭小,患者年龄大行动不便、住院期长,北京户外活动时间短的特点,设置了10个空中花园,既保证患者的私密性,又提供患者全天候在医护照护视野内的活动环境。这个项目和昆明项目都设计了比较多的花园空间,做法因地区和使用者不同而不同。医院建筑每一个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因环境、地域或因管理和服务模式不同而不同。
 
 【记者】您介绍了医院的“表”,请再谈谈“里”,即对室内设计的看法。
 
  【谷建】很多业主认为医院的室内设计是“装修设计”,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也因此,很多医院才会把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分离开。事实上医院的室内设计是实实在在的室内“功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部分。
 
  医院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应把“患者”考虑成医院的“用户”。室内设计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是“疗愈环境”的设计,应起到促进疗愈的积极作用,而不是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上升到疗愈环境的设计,那么其功能设计元素就愈发凸显了,可以说功能无处不在,成为建筑设计的延伸了。比如说同样是等候空间,人们在挂号的等候空间与候诊空间由于迫切性与时间长短的预期不同,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就不同,家具摆放、陈设与环境气氛的要求就也不同了。用户体验贯穿整个就医过程,但很多医院把室内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来进行设计,很少以系统化思维和整体而连续的空间功能设计观点贯穿整个就医过程中的体验,什么空间的设计产生效率是第一位的,什么地方使用者需要停留空间,怎样让使用者能停留下来,空间形态和气氛应该怎样,家具如何摆放,休闲等候或者餐饮等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嵌入医疗空间等,都需要在功能介入的前提下才能产生设计。除了功能因素以外,室内设计还涉及到医院的服务模式和心理方面的内容,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所需要的空间气氛、尺度、色彩肯定是不同的,VIP的服务模式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就医模式和空间需求。
 
  还有就是在室内设计中如何保持用户的社会感存在也非常重要。医院是一种公共建筑,现代医院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餐饮、购物、图书阅览、健康教育、休闲游乐包括宗教活动等内容越来越多,人们不应在医院的环境中丧失社会感。用户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尊严和隐私是否得到尊重,医院是否能提供他们医疗服务之外的社会活动等等是他们所关注的社会感的部分,鼓励使用者参与疗愈环境建设也是现代医院环境建设和人文关怀的趋势,国外医院的志愿者队伍、节日的唱诗班以及悬挂患者的摄影绘画作品等,目的就在于保持用户的社会感和参与度。
 
  【记者】新建医疗建筑往往过于关注集约化、大型化、高效化,动辄二千、三千以上床位,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集约化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发挥是有效的,未必要大型化,大型化造成高效化的困难。大型化也对医院本身及城市造成了很多问题,诸如管理和运行效率、城市资源可提供的程度、交通的满足度、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等等,规模确定前我们缺乏对这些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另外,公立医院建设较少关注投资效率问题,就是投入产出比,虽然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是在钓鱼。一般来说,医院投入使用10年能达到收支平衡、30年收回投资就很不容易了,即便是国家资金也应考虑投资效率,相比之下外资及部分民营投资则相对更为理性,他们往往在前期策划、项目定位、服务人群的市场调研、推广策略和投资回报方面会做得更充分,往往采取旧楼用途变更、改扩建以及租赁等方式,控制项目规模、定位人群精准,达到“轻资产、重装备”,“别人盖房我看病”,实现项目投资的快速回报。
 
  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不一定是通过建设大型医院来解决的。现在并不是医院的床位数不够,而是大医院做了许多基层医院做的事情。中国现在盲目扩大医院的床位数量,未来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浪费巨大。而且现在日间医疗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欧洲一些国家,日间治疗已经占到了业务量的85%。
 
  对于大型医院,应该以不同的设计手法,有针对性地来提升其医疗及管理效率。如以“院中院”的方式将功能“化整为零”,强调标准化、模块化、模数化,做组团把关联度高的功能打包,形成功能组,就是尽量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逻辑化。
 
  【记者】在互联网+的今天,医院的挂号、缴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医院已经号称实现了“零排队”。这些对医疗建筑设计会有哪些影响?
 
  【谷建】温州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的“零排队”获得了 “亚洲医院管理金奖”,他们的努力值得敬佩,获奖也属实至名归。“零排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自助机(医院自行研发)、网络、手机APP、支付宝、微信等多种预约形式及患者就诊卡预存资金等方式,取消挂号、收费环节,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其更深层的背后是“管理”,以新的管理思维打破固有模式,起到引领作用,这就是管理创新思维的价值所在。医院的管理决定了就医服务模式,就医服务模式决定了医院设计。医院设计应该为管理的引领服务,为未来服务,而不应该迁就落后的管理和使用模式。但温州模式不是放之四海的真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平均外地病源占到55%,克隆这种模式就会水土不服,但不管怎样都不应该安于现状,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
 
  【记者】最后谈谈未来吧,能否预测一下未来的医院会怎样变化?
 
  【谷建】多久的未来?
 
  在变化如此迅猛的当下,去准确预言未来医院的变化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立足于现在并展望新技术的发展做一些分析和判断。
 
  未来5~8年,虽然前面提到医院的边界会模糊和变化,但医院大致还会是我们所习惯的医院,只不过功能构成和面积比例会受政策影响而变化。去年我在《建筑技艺》上写过一篇文章,讲到医改政策对医院建筑的影响(点击此处可阅读原文)。以前政府对医疗设施的布点和需求的规划,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是千人床位数,由2人/千人经过20年的大投入发展,到了现在超过4人/千人,有的城市甚至到了6人/千人,与发达国家接轨。云医院、虚拟医院也来了,据一份资料估计,一个医生和护士通过互联网可以至少在线服务30位患者。当然,目前云医院还处于概念阶段,而且我相信互联网绝对取代不了实体医院,患者更离不开医生,但医院床位的减少是必然趋势。
 
  对20~30年的未来发展走向可以有个判断,再远的未来就留给章鱼保罗吧。
 
  传统医学历经了200多年的发展,逐步变化才塑造了当下医院的模型,较大的变化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如电梯的发明、X射线的发现、数字影像技术等,但不是革命性的, 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和3D打印技术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Google工程总监Ray Kurzweil在过去30年对未来预测的准确率超过86%,他预测到2020年可实现:人体基因测序、人体再编程重组;互联网、大数据及掌握自然语言的智能超级计算机人机互动;完全沉浸式并引入触觉的交互虚拟环境;进入3D打印的黄金时代,目前打印生物可降解的支架的试验已取得成功。
 
  若这种预测成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图景:未来,医疗将变成“信息技术”,互联网、立体化沉浸式的远程虚拟现实,使与全球医学专家的远程互动、问诊号脉、提供足不出户的基础自我诊断成为可能;物联网配送药品;器官移植开源且快速。未来人类的医疗活动更多的是在医院外进行,诊断在线上(要解决医疗记录、责任可追溯的瓶颈),线下进入医院利用大型、专门的设备治疗;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未来云医院将与实体医院进行组合,实体医院或成为一个工厂,功能单一的实验室成为医院的一部分,规模变小;标准化、拼装式的模块组合适应针对不同病种的设备的增减。这种革命或许在未来的30年内就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