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筑设计 > 医疗建筑

医患分离

医患分离
一、概念
医患分离主要是指门诊区域,医生有医生专用通道,病人有病人活动区域,只有在诊室会面对面碰到。
由走廊联系的各个独立的门诊单元,在每个医疗单元的设计上,考虑通过不同的走廊设置,来实现医患流线分离,医生的走道区,有专门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
具体的原则还包括「出入口分别设置」、「街巷层次分明」和「各科室独立尽端」。
说再多也不如图,上图:
(图片来自论文《基于医患分离理念的综合医院门诊空间设计研究》,有少量修改,侵删)
街指门诊主街和医用辅街,巷分为医生巷和病患巷,阴影区是诊室区。
作用:
1.避免流线混杂干扰,为医患各自营造舒适环境;
2.医用通道作为快速通道,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3.空间组织识别性增强;
4.减少交叉感染;
5.医用通道用于污物处理,不会暴露在病人面前,影响病人心情;
6.医务人员活动区可以设置独立的病情讨论空间、休息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对医务人员来说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
7.请回到答案开头,以及这方面真的有用。
具体的空间组织形式也会有很多变化,这里放的图就看个大概就行了。
(图片来自论文《基于医患分离理念的综合医院门诊空间设计研究》,侵删)
嗯我觉得这里有必要放一张真正的平面图,不能总是放模式图。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如果一个诊室,两边都是诊室,前面是病人通道,后面是医生通道,那就没有自然通风采光了。所以好的医患分离设计往往结合中庭来做。但这么一来,中庭又要占据掉大量面积。我想,这就是这种布局模式的缺陷。
二、历史
医患分离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在SARS之后。SARS以空气为媒介所以极易传播。很多综合医院采用集中式布局,医患流线重叠,人流物流交叉。大量发热病人涌入医院后医院措手不及,管理不善,导致了严重的交叉感染,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生,医生与医生,治病的医院反而成为疫情爆发地。这时候建筑师们才注意到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过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减少交叉感染可能性,也认真注意到一些已经在实践中出现的设计理念,比如医患分流,洁污分区。
三、关于“理念”
医患分离是一种设计理念,并不是说做出好医院一定要按照它来做。公认的好医院鼓楼医院就没有采用医患分离,而是用了环形平面,而且每个诊室都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做设计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是要对各种解决方案做出比较,做出判断。
做好的设计不是照着好设计评判标准去做就能做出来的,标准是虚的,比如“以人为本”;具体的是建筑师的知识和技能——在建筑还没有实际建起来的时候,建筑师会不断想象哪些策略能够有可能产生好的设计,比如哪些具体的策略里体现着以人为本。学建筑的同学们得记得,你们光学到SHOULD是不够的,学到WHY也是不够的,你们要学到HOW。
如果一种空间模式是有效的,当然就可以被复制。在医院这种功能性的建筑当中尤其明显。建筑师经常很害怕自己的房子落了俗套,但大多数情况下求新求变本身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一些设计理念的广泛传播,也许不能够造就更多的大师作品,但可以使得某一种特定类型的建筑,整体上都得到提升,受益的人会更多。
四、参考
概念最早是从学校里面接触到的,但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所以只是知道而已。并不是每个学生将来都会专门去研究医院的。那如果现在没研究过医院的我想要具体了解,就要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询问打听。【医患分离】这个词就好像一个索引一样,配合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们就能够自己去搜集资料和钻研了。
如果在知网上搜索,最早一篇在论文标题中出现 医患分离 的论文是2009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寇婧 的 《基于医患分离理念的综合医院门诊空间设计研究》,文章中写到
本文是首次提出医患分离理念并对其进行理论架构的。[2]
答案一二部分基本上是搬运了这篇论文。
五、关于评论
其实写原本那条答案的时候我更希望的是医生们可以看到,我觉得他们应该会有感触。后来发生的事是原答案在0赞的情况下带来了二十多条评论。建筑师确实一看这个答案就知道在说什么。不过评论中所说,这一理念”现在已经是默认做法“,这一情况并不属实。确实已经是常规做法,“常规”和“默认”还是有区别的。
评论让我去问周颖老师,我就非常老实地去了,答案确实是:并不是默认做法,还是要看甲方想不想做。
如果百度的话,可以看到有些报导里面对医患分离表达出一些反对,是否有道理请看客们自行分辨吧。 “医患分离”就诊方式当三思。
总之,这一设计理念现在并不普及,对老百姓也是,对实际的医院项目也是。我不是要表达好的东西得不到推广的愤懑,而是说,各种策略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所以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够起到作用。
1. 人性化的流线,不仅为病患服务,也要为医生行政这些工作人员服务。
2. 有聪明的机电系统。理解起来就是一次性投入和运营成本的性价比,功能系统的全面完善,舒适有效(这点尤其重要,如洗手间有热水,空调过滤洁净,风环境好等等)。
3. 满足审美的要求。如果医院入口雨篷上的logo不是简单粗暴的用支架撑着“某某医院”,诊室的门用的饰面不仅仅是市场上廉价的三合板,病床的窗帘不再那么多灰尘的丑兮兮布料。
4.在目前中国医疗状况下,大医院比较齐全,小医院着重特色。个人不太感冒那些特别高冷的小众设计,还是需要为大众考虑,功能引导外观,让使用医院空间的病患及医护人员也得到建筑及空间的尊重。
提一提小处着眼的作为医院建筑的功能导向系统设计。梅田医院应该也很熟悉了。作为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妇产儿童医院都时刻处于超容量负荷的状态,希望未来的新医院也能像这样营造出洁净、安心、明晰的氛围。
====以下资料来自度娘的分割线====
位于日本山口县光市的梅田医院,是一间妇产科与小儿科的专门诊所。这家医院的指示标识最大的特征就是,标识本身就是一块布料。其中的理由是想要设计出柔和的空间。到这家医院内来的人,并不是病人,这里是即将生产的孕妇安静度过生产前后时光的场所。所以,医院的指示标识使用了白色的棉布。布料是柔软的,因此,以它为指示标识的空间,其表情也变得柔和。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指示标识本身是白色的棉布,非常容易弄脏,而为什么医院要做如此选择呢?因为它想表现一种“愈容易变脏的东西,愈要时常保持清洁”的精神,而医院对这一精神的实践才能让在此分娩的人安心。
建筑学的意义在于,首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第一个层面,一个建筑师,要以自己的知识底蕴为基础,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一个医院,院方给提供的任务书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角度,包括人性化,无障碍,色彩,功能布局,流线设计,标示,建筑设备,医疗辅助设备,空间品质,公共设施布局,洁污分区,特殊部位设计,建筑材料,采光通风,等等,一个医院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细化到上千条,但是,不能因为多就嫌烦,其实这些还不够,还应该考虑:城市文化,患者心理,医院传统,医疗技术的未来,建筑技术的适宜性,地域文化,地域气候,建筑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交通压力等等,怎么样,是不是头有点大了?这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一个过程,但解决好这些问题,只是说明想得够全面,不代表可以完成好的设计。
第二个层面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说的好理解一些,就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完成的建筑看上去却很简单,很纯净,就像iphone,非常简单极致的外表之下,是处处考虑周全的内芯,医疗建筑也是如此。
国内目前医疗建筑设计水平不高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建筑师的水平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最终建成的建筑作品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的心血的共同结晶,而非建筑师自身的问题。在某些项目里,业主甚至会越俎代庖发挥比建筑师更强势的作用,院方的政治斗争,施工方的偷工减料,监理方的缺位,建材采购的以次充好,等等,这些都比建筑师的影响力大得多。鼓楼医院这样的作品能完成,张万桑先生自然功不可没,鼓楼医院方面项目管理团队的高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这样好的业主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无论如何,建筑师始终应保持理想,我在工作中常常跟同事戏称:一个大型的医院项目建成的过程中,前前后后参与其中的人粗算有几千人,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跟项目发生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而建筑师可能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参与并且一直怀着美好而纯净的心灵希望这个项目怎么好怎么盖的人。这其实挺幸运,也挺幸福的。
楼上已经说了单个医院,那我来换个视角
上海分部只有12个人,但在一年间,这家公司的在众多一线明星事务所的竞争下,先后赢下上海虹桥医学中心,和迪拜为2020年世博而建造的新卫生署及Rashid医疗城两个超级巨型项目。
其实从建筑设计本身上而言,无论从造型的拉轰程度还是立面的炫酷等等,其实在众多竞标单位中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赢在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医疗模式。随着城镇的和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的增加,用地吃紧,而医院通常体型庞大,我们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医院外迁到新区。而上海新的医学中心也是在这样前提下的项目。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最大程度上的节约医疗资源么?
排布方式灵感来源于机场设计,综合门诊被放置在园区的中央,在各家医院的协调下,成为一个共用的区间,一节约了各家医院之间的门诊资源的重叠浪费,二同时可以集合各家医院之间的优势力量。然后综合门诊再由连桥通向各家医院,每家再有自己的特殊门诊和住院区域。同时个别医院之间会有额外连通,形成小规模的资源共用(比如妇科医院和妇幼保健中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必须的用地面积,从而可以将“多余”的面积用于改造医疗环境,比如都使用单病床病房。
而在迪拜的项目里,更多的创新业态被加入到医疗模式的探索里。大量为住院病人设计的使用空间,让他们不再禁锢在病房里。为医疗科研人员设计的别墅区,为病人家属和康复运动员设计的酒店,商业街等等。而几年前时,公司总部刚刚在Nashville完成了破产综合体改造成医院的项目。换句话说,当在进行改造功能转换时,一些先行者么已经开始思考反向的如何将这些功能引入医院中。
建筑师不光服务于大众,也在创造者新的空间生活体验。我们经历了百货大楼到综合体的升级,餐饮,商业,办公,影院资源人流共享,从单纯的购物变成了一站式服务体验,而医院,也许变革正在开始。
有人说,一切的设计都是对行为模式的分析后果。
我这里不从传统的建筑功能方面去分析医疗建筑,一个经过长时间职业训练的建筑师是能够具备基本的功能排布能力的。但一个功能合理,结构合理,满足任务书要求的建筑仅仅是一个合格的建筑,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建筑就如一个人,就如一名医生,并不是他具备了基本的职业能力就能被认为是一名好的医生。
建筑应该能引导人们进行特定的行为;建筑应该在人进行特定行为的时候给以特定的空间和氛围。
医疗建筑就是一种容纳特定行为的建筑。里面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
病人是否虚弱些?那么凳子椅子在公共空间的排布是否多些?公共卫生间是否密集些?
病房的阳光是否应该有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设计?有的需要多点阳光,有些需要少点?
休息安静些,而交谈是否该容易些?
走的慢的,景观零碎些?
走的跑的救命的,路径直达些?
哭的伤心的,是否隐秘些?
开心的欢乐的,是否分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