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屋顶形式及设计做法
寺庙屋顶形式: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硬山式;悬山顶;卷棚式;攒尖式;盝式;十字脊式;
盝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
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
经常用在帝王庙中的井亭的顶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称之为盝顶。
盝顶亭(南京朝天宫 卞公忠孝泉井亭)
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之为盝顶。
顶部开口为的是纳光以看清下边的水井里的水面,同时也为了便于工作于清掏,不必另搭架子,为了支撑洞口,井亭的大木构架做法也与一般攒尖顶不同,有的加用垂莲柱,有的用斜木支撑,从外观及受力情况看都类似现代的悬索结构.现在保有盝顶的井亭并不多见,在故宫里面大约有27座,再就是太庙,天坛,先农坛还有少数存留。
盝顶的特点是顶部是平的,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下接庑殿顶。用于殿阁的顶部就是封顶的,但用于仓库的、井亭的就不用封顶,而是露天的。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的建筑中很多房屋都是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就是盝顶,正定隆兴寺内的明代龙泉井亭也是盝顶。
这是一座重檐盝顶式的建筑。亭内有口宋代的古井,当地人称八角琉璃井。之所以被称为龙泉井,是因为在《隆兴寺志》中记载着古井内“龙潜其中,求雨有应”。也就是说,在这口井中藏着一条小龙,而且如果向它求雨的话,非常灵验。历史上也真的有几次在此求雨的记载,真定一带也真的风调雨顺,因此这口八角井,也称作龙泉井、灵泉井,明代的时候,人们根据这种说法兴建了这座龙泉井亭。
关于这口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修建大佛寺的木料都是从这口井里捞上来的。据说在兴建隆兴寺时,因寺院规模宏大急需大量木料,工匠们发愁到哪里找这么多的木料呢?有一天,从街上来了一个穷和尚,一边走,一边唱:“要修寺,别发愁,要木头井里有。要木头,跟我走,保你修寺用个够。”说完,快步向隆兴寺的东北方向走去。
工匠们随他赶到龙泉井边向里一看,见有一根木料横在井里,便开始系绳子拽木头,拽上一根又一根,当拽上9999根时,工匠们看到身后堆成小山似的木料,脱口说:“够了,够了。”结果,无论用多大力气井里那根木头就是拉不上来,至今还横在井里呢。据说这座井亭建成盝顶式,上面露天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打捞那根大木头免得搭架子,才建成的。
一、琉璃瓦屋面
琉璃瓦是表面施釉的瓦,在古代,琉璃瓦只用于宫殿建筑,例如清代就有严格的规定,亲王、世子、郡王只能用绿色琉璃瓦或绿剪边,只有皇宫和庙宇才能用黄色琉璃瓦或黄剪边,离宫别馆和皇家园林建筑可以用黑、蓝、紫、翡翠等颜色及由各色琉璃瓦组成的“琉璃集锦”屋面。
1.削割瓦做法。削割瓦是指琉璃瓦坯子,经焙烧形成素胎,但不经上釉工序的瓦件。以“削割瓦”铺砌屋面,称“削割瓦”做法。因“削割瓦”为琉璃瓦件的坯胎,所以也分为二至九样规格。外观上“削割瓦”与灰布瓦十分接近,大式黑活屋顶常见有此瓦件,但在等级和做法上,应属于琉璃瓦屋面范畴。
2.琉璃剪边做法。用琉璃瓦做檐头和屋脊,用削割瓦或布瓦做屋面。或者以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做檐头和屋脊,以另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做屋面,如黄心绿剪边或绿心黄剪边。前一种多见于城楼和庙宇,后一种多见于园林建筑。
3.琉璃聚锦做法。是以两色琉璃或多色琉璃瓦拼成图案的屋面做法,常见图案如方胜(菱形)、叠落方胜(双菱形)、囍字等。聚锦做法用于园林建筑或地方建筑。
4.单色琉璃屋面。屋面和屋脊均采用同色琉璃瓦件形成。单色琉璃屋面多用于宫殿建筑,如北京天坛,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太和殿全部采用黄色琉璃瓦。
二、布瓦屋面
颜色呈深灰色的黏土瓦叫做布瓦。当区别于琉璃屋面时,常被称为黑活屋面或墨瓦屋面。布瓦(或黑活)屋面有多种做法,所以人们常根据做法直呼其名,如筒瓦屋面、合瓦屋面、干槎瓦屋面等,只有在特指不是琉璃屋面时才说“布瓦”或“黑活”屋面。
1.筒瓦屋面。筒瓦屋面是用弧形片状的板瓦做底瓦,半圆形的筒瓦做盖瓦的瓦面做法。筒瓦屋面用于宫殿、庙宇、王府、县衙等大式建筑,以及牌楼、亭子、游廊等。小式建筑不得使用3号以上的筒瓦。民宅中的影壁、小型门楼、看面墙、廊子、垂花门等虽然也使用筒瓦,但仅限于10号筒瓦。
筒瓦屋面的传统做法是,用灰把底瓦垄与盖瓦垄之间抹严,称为“夹垄”。还要用灰把每块筒瓦的接缝处用灰勾严,叫做“捉节”,合称“捉节夹垄”。筒瓦表面不再裹抹灰浆。近代出现了“裹垄”做法,即在筒瓦的外表面用灰裹抹成筒状。裹垄做法最初是作为修缮手段,这种做法不如“捉节夹垄”后的瓦垄清秀,但可以弥补由于筒瓦的质量造成瓦垄不顺的缺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做法称“半捉半裹”,这种做法既能弥补某些筒瓦的参差不齐,又能保持“捉节夹垄”做法的风格。
2.合瓦屋面。合瓦在北方地区也称阴阳瓦。在南方地区叫蝴蝶瓦。合瓦屋面的特点是,盖瓦也使用板瓦,底、盖瓦按一反一正即“一阴一阳”排列。合瓦屋面主要见于小式建筑和北京、河北等地的民宅。在这些地区,只要看屋面是合瓦还是筒瓦,就知道是民房还是庙宇(或王府)。江南地区无论是民宅还是庙宇,均以合瓦(蝴蝶瓦)屋面为主。其中包括铺灰与不铺灰两种做法。不铺灰的,是将底瓦直接摆在木椽上,然后把盖瓦直接摆放在底瓦垄间,其间不放任何灰泥。
3.仰瓦灰梗屋面。该屋面在风格上类似筒瓦屋面,但不做盖瓦垄,而是两垄底瓦垄之间用灰堆抹出形似筒瓦垄,宽约4cm的灰梗。仰瓦灰梗屋面不做复杂的正脊,也不做垂脊,多用于民宅。
4.干槎瓦屋面。干槎瓦屋面的特点是没有盖瓦,瓦垄间也不用灰梗遮挡,瓦垄与瓦垄巧妙地编在一起。干槎瓦屋面的正脊和垂脊一般不做复杂的脊件。这种屋面体轻、省料,不易生草,防水性能好。只要木架不变形,泥背不塌陷,极不易漏雨。
5.灰背顶。屋顶表面不用瓦覆盖,以“灰背”直接防雨的屋面即为灰背顶。该做法可用于平台屋顶,也可用于起脊屋顶。用于起脊房屋时,一般仅用于局部,如用于勾连搭房屋连接处的“天沟”,用于盝顶,用于“栱盘心”屋面等。起脊房屋全部用灰背顶的,属地方手法。
6.石板瓦屋面。石板瓦屋面也叫“石板房”,是用小块规格的薄石片排列有序地铺在屋面上。做法属地方手法,具有较强的田园风格。
7.栱盘心屋面。栱盘心屋面可视为是在合瓦屋面的的中间及下半部挖出一块,改做灰背或石板瓦,这种屋面形式即为栱盘心。上部的合瓦垄称“麦穗”。栱盘心的特点是采取了小面积苫背的方法,所以灰背不易开裂。由于灰背较轻,可以减轻木檩的荷重,所以许多官式建筑也常在不露明的坡面采用栱盘心做法。由于是作为修缮手段,其更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8.焦渣背屋面。焦渣背做法多用于平台屋顶,其风格与“灰平台”相似,但苫背的材料改为焦渣灰。焦渣背屋面体轻、造价低,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明、清时期的铺面房,尤其是粮店和煤铺,常采用这种做法,以便晾晒或存放物品。
9.滑秸泥背屋面。这种做法较简单,用较纯净的黄土(或掺少量白灰),再掺入麦秆或稻草等。苫好后用铁抹子轧实轧光。屋面做好后,每隔几年抹一层即可满足使用要求。滑秸泥背屋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屋面做法,近年来已不多见。
10.草顶。也称茅草房,是用麦秆、稻草或茅草覆盖的屋面,现仅见于边远地区或临时房屋上,但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民间风格的屋面形式,对于当今的仿古园林设计,仍可借鉴。
11.金瓦顶。金瓦顶的瓦面具有金灿灿、明晃晃的外观效果。金瓦顶有三种:第一种叫金瓦,实为铜瓦,多见于皇家园林;第二种叫铜胎镏金瓦,多见于皇家园林或喇嘛教堂建筑;第三种是在铜瓦的外面包“金页子”,见于喇嘛教建筑。
12.明瓦屋面。用琉璃覆盖屋面的做法称明瓦做法。也有用云母加工而成的,装饰效果更好,但采光稍逊。为了能使屋顶透明,屋面就不能再做木望板及灰泥背了。明瓦做法多用于花房,也可用于有特殊观赏需要的园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