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度假酒店逐步发展。经过中世纪属于上层权贵的温泉配套方式,到19世纪富人阶层的滨海度假酒店形式。
走向野外的度假方式。20世纪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催生了都市人群对野外的向往。户外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它是在野外举行的集体运动,包括登山、攀岩、野外露营、野炊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反映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追求。
渐渐的,“走向荒野”不再只是旅行家和探险家的专利,更加成为有经济实力又讲求时尚生活方式的高端人群所热衷选择的一种度假方式。
野奢概念逐渐涌现。顺应这一潮流,在高端旅游度假市场,“野奢”概念开始出现,并被引入到现代酒店的规划策划设计中。野奢酒店 —— 追求“在最原始、最荒野的角落创造最奢华的住宿条件”—— 这一新型高端度假物业逐渐涌现。
起源
市场细分化催生“野奢生态度假酒店”新品类
野奢生态度假酒店是市场细分下的新品类,是精准的市场细分化的结果。不断突显个性特征,不断提升住宿规格,不断聚焦体验。从比较单一的配套活动,到配套活动的多样性、个性主题化、生态化,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概念特征
【概念】
银火认为,“野奢生态度假酒店”是把环境的“野”与设施的“奢”完美融合起来,注重生态体验极致化,属目的地型的高端度假住宿形式,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边界条件。
【特征】
极野 —— 一方面,是地域上的“野”,具有天生的美景;另一方面,是在设计上粗犷野性,更与原生环境完美统一。强调原生性、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具优势的生态价值。
极奢 —— 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奢”,打破山野之地的物质匮乏,即使人迹罕至,也要享受豪华舒适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奢”,艺术、文明与自然完美结合,为居住者带来独特而难忘的度假体验。让游客远离俗世凡尘,享受不着痕迹的奢华。消费档次在千元级别(国内)以上,设施奢华,材质高档。
个性 —— 在建筑、装饰与服务、体验上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极具个性特征。
目的地型 —— 酒店的功能配套、活动配套、时间分配等都以“住酒店”为核心展开,并紧紧围绕此类细分市场的深层诉求。
经验总结
牢牢把握野奢酒店的经典特质
遵从“大成熟小偏僻”的选址原则
环境尽可能“野”:环境原生/惊艳景观
体验尽可能“奢”:尽可能提升与大自然的亲密指数与体验等级
以目的地型度假酒店为目标来打造
从实际出发,注重本土化特征的营造
依托不同类型资源,挖掘中式元素
极力寻找目标细分市场,洞察其需求特征
结合客群需求进行功能布置/时间分配/活动设计等
衡量开发及运营实力,适时运用外部资源(包括国外成熟酒店的品牌输出合作)
评价环境(资源)特征,不打“伪野奢牌”
咨询热线:15111853212(蒋工);15102304776(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