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规划 > 乡村旅游

丰城市桥东镇“党建+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业

    剪枝、施肥、消毒、架棚……时令虽已隆冬,丰城市桥东镇观建村绿新庄园内却仍是一派繁忙景象,330亩富硒土壤路渠纵横、规划有致,孕育着来年满山果香。这是该镇着力推进“党建+生态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升级转型的一个例证。

    去年以来,该镇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提出“党建促发展、党员做示范、建立产业链”的新思路,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生态农业,涌现出了绿新庄园、老表牧业、蓝鼎家庭农场等一批成功案例,全镇共盘活闲置农田400亩,流转土地830亩,成立规模以上合作社3个,总产值104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1.2万元,同比增长27%,走出了一条党建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互动双赢之路。
    从案头到村头 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党建+”
    桥东集镇距离丰城市新城区仅10分钟车程,交通非常便利,境内有万亩富硒土壤、千顷优质水源,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为充分利用好本镇环境优势,规划好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该镇党委多方调研,党委书记曾昭然带队赴高安、上饶、吉安等地学习考察,将先进经验和做法带回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协商讨论,从案头到田间,因地制宜发掘各村潜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村一品”生态农业项目。该镇根据观建村富硒土壤优势,引导农民种植高品葡萄、杨梅、翠冠梨、平和柚等畅销水果,开发建设采摘垂钓休闲一站式生态庄园;针对下青村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发展松花、西兰苔、余干辣椒、水果小黄瓜等纯天然有机蔬菜,打造零污染家庭农场;结合路边村山势低缓、草木茂盛的环境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千头羊场发展规划进展顺利,收益喜人……“一村一品”的特色道路,点燃了全镇生态农业发展新引擎。
    从党组织到合作社 干群合力凝炼新的“产业链”
    桥东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行党员帮扶制,设立党员帮扶示范岗,全镇113名党员干部划分帮扶责任区,送信息、送技术、打头阵、解难题,形成“党组织+合作社+产业链”的新模式,带动群众积极创业,共同参与生态农业发展。
    该镇下青村稻谷经常遭遇滞销,传统耕作方式收益微薄。村党支部书记徐志平为改变这一现状,发动在外成功人士中的党员牵头,成立下青村土地经济合作社,小范围试种蔬果,销路打开后,2016年初投资150万元,以300元/亩/年的价格租用农户闲置土地,建成占地300亩,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为一体的家庭农场,目前已赢利70余万元。在观建村绿新庄园,6亩钢架温棚正在搭建。“感谢镇里给我请来了专家,明年我的葡萄在冬天也能上市了!”绿新庄园总经理熊志军特别高兴。为提高收益,熊志军一直有温棚培育葡萄的想法,但因技术限制一直没能试验成功,镇党委得知后,帮他请来吉安葡萄种植专家彭守珑,指导培育温棚夏黑葡萄。干群通力合作的强大力量,使得桥东镇生态农业发展大放异彩。
    从取利到反哺 助力扶贫实现全镇小康
     实施精准扶贫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该镇除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外,还实施特困群众扶贫、反哺农民扶贫,确保全面实现小康。“在这里干活不累,又方便照顾小孩,我还比别人每天多挣10块钱,真希望农场能一直办下去!”下青村贫困户李育英开心地说道。在蓝鼎家庭农场,贫困户、低保户不仅能优先就业,福利待遇也比普通员工好。此外,农场还推行农民土地入股模式,每亩土地2000元保底让农户参与种植,收成好的每亩土地一年可赚1万元。在老表牧业,3名低保员工每人每年收入可达4万元,在绿新庄园,40名入股村民,每人每年至少可得3万元分红。桥东镇各大生态农业项目顺利盈利后,均不忘反哺农民,以多种方式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目前,已有150多户农户以土地流转方式参与入股,带动8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生态农业的反哺于民,成为桥东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强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