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总体规划发布,新城区开发住宅区配建中小学
中心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城区配套的完善和老百姓生活的便利。《规划》中指出,构建以城市中心为主体、地区中心为骨干、片区和社区中心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完善提升老城、奥体文博、西客站三个功能各有侧重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在文博片区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形成城市区域性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北湖、汉峪、新东站、唐冶、大学科技园五个地区中心;规划建设各片区中心及社区中心、完善社区功能。2020年,规划公共设施用地64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5.0平方米。
从社会福利和养老来看,规划建设市救助管理站,增设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和卫生防疫应急医护救助机构。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在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各建设一处殡仪馆。
为了解决市民的看病问题,未来要建立一流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两级医疗服务。规划建设疾病控制中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一批具有先进医疗技术水平的现代化专科医疗卫生中心和综合医院,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
燕山、腊山将建
市级商业副中心
从商业布局来看,济南未来要构建市级商业主中心—副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片区—社区级商业中心三级商业服务中心体系。完善旧城市级商业主中心,建设燕山、腊山市级商业副中心;规划建设北湖、济南新东站、唐冶、大学科技园四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完善、新建16个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主城区完善西市场、无影山、大观园、英雄山和洪楼商业中心,建设柏石峪、白马山、党家、高新区、汉峪、凤凰山等商业中心;西部城区建设文昌、平安商业中心;东部城区建设孙村、郭店、彩石商业中心。
除了商业中心外,还要完善区域、地区和社区三级金融设施体系,提升旧城区传统金融管理服务功能;在燕山片区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建设腊山、大学科技园、唐冶地区级金融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配置金融设施。
文体活动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规划健全省市、区和社区三级文化中心体系。建设古城商埠、燕山、腊山省市级文化中心,强化行政六区的区级文化中心建设,配套建设社区级文化设施。创建区域性体育中心城市。配置省市、区和社区三级体育设施。完善省体育中心、济南奥体中心和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六个区级体育中心,健全区级体育设施。结合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教育对于中心城的市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总体布局来看,旧城片区整合现有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形成文东教育科研中心区。崮山片区建设以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科研中心区。建设二环南路、彩石等高等教育集中区,合理布局高等教育设施。结合旧城改造,优化旧城区中小学用地。新城区的中小学建设与住宅开发同步进行。
近期规划建设
保障性住房7.6万套
住房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居住用地的供应直接影响到住房需求的实现。《规划》中指出,结合城市空间拓展,在各片区均衡布局新的居住用地;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将部分工业、仓储等用地置换为居住用地。
保留的一、二类居住用地,以完善配套设施和整治环境为主;三、四类居住用地以改造为主,拆除危旧房,实施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将城中村纳入城市居住社区统筹安排,并村综合开发,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同步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根据要求,2020年,规划居住用地约109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6.6%,人均居住用地25.4平方米。
为了做好住房保障,《规划》中要求,通过政府新建、购置、配建和用工单位自建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进一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条件,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与此同时,以定向开发方式,保障城市公益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所需的安置用房建设。近期规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6万套,以保障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布局应满足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布点均匀、环境良好的要求,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
规划保护3个
历史文化街区
新版总体规划中,依然将“山、泉、湖、河、城”确定为城市风貌特色,提出要保护南北以自然山水为特征、东西以城市发展时代延续并与南北山水融合为特征的城市格局。
规划形成两条景观主轴。第一条是南北泉城特色风貌轴,以千佛山、古城、黄河为主线,串联四大泉群和大明湖等重要自然、历史要素,是展现和延续自然山水城市特征的景观风貌主轴。第二条为东西城市时代发展轴,以经十路为主线,串联泉城特色风貌带,燕山和腊山新区及东、西部城区,是体现城市发展时代特征的景观风貌主轴。除了主轴外,规划还划定了两条景观副轴。
另外,规划中还形成古城—商埠区、腊山新区、燕山新区、王舍人—贤文片区、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六个风貌分区,统筹协调各风貌分区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规划中划定了泉城特色风貌带的范围,南起千佛山,北至黄河,东起历山路,西至顺河高架路。根据规划要求,未来将严格控制风貌带内重点地段的建筑高度。大明湖周边地区高度控制:北至胶济铁路,控制高度由南至北为24—50米;东、西分别控制至东、西护城河以外约200米,控制高度由内向外为18—36米;南至泉城路,控制高度由北至南为15—45米。
如此一来,便可以保护大明湖至千佛山之间“佛山倒影”的故有景观,控制视廊内的建筑高度,满足大明湖北岸至千佛山一览亭以上山体的通视要求。
以古城为主体的泉城特色标志区重点保护整治“一城一湖一环”(古城、大明湖、环城公园),也要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古城的街巷肌理和泉池园林水系,增加开敞空间。规划保护3个历史文化街区,即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历史文化街区。
禁止破坏泉脉
的深基础工程
泉水是济南的名片,规划中对泉水出露区以及地下泉脉流径也提出了详细的保护策略。
规划中划定了以72名泉为重点的泉水出露区的保护范围和控制范围。禁止填埋、占压、损毁名泉泉池、泉渠及其人文景观;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与名泉保护无关的建设。
在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百脉泉、洪范池等泉群的泉水出露区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基础施工限制采用箱形基础;禁止建设有碍名泉风貌的建(构)筑物。禁止建设可能对泉脉流径造成破坏的深基础工程。
另外,规划还加强了对泉源的保护,提出保护济南泉域、章丘百脉泉泉域、平阴洪范池泉域补给区。加强绿化,加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涵养水源,合理拦洪蓄水,保持现状地形地貌,禁止建设污染水质的工业生产设施。
另外,公共绿地规划中还提出要扩建整治五龙潭、趵突泉、环城公园、中山公园、百花公园、森林公园等现状市级公园,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发展,新增北大沙河、平安、大金、北湖、大辛河、烈士山、唐冶、孙村等市级公园。
人均城市绿地约14平方米
未来,济南将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强环境绿化和城市绿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道水系等资源,形成城乡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
到2020年,规划绿地将达到60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4.8%,人均城市绿地约14平方米。其中人均城市公共绿地不少于11平方米,绿地率不小于37%,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2%。规划中,城市中形成“三环三横四纵,多点多线多楔”的城市绿地系统。
为了增加绿地面积,济南市将建设鹊山龙湖、遥墙万亩荷塘、玉符河九龙涧、长清红山、腊山、济西湿地、兴隆山、浆水泉、龙洞、围子山等郊野公园。
《规划》对城市的绿线范围和管控要求也进行了界定。划定市级公园、专类公园的城市绿线范围,总面积1480公顷。区级以下公园及组团内其他小型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绿线范围由专项规划和下层次城乡规划依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具体划定。同时,公共绿地服务半径应控制在500米以内。
城市绿线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管控。绿线范围以内原有村庄改造不扩大现状建设占地规模。因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需要等情形确需修改绿线的,应遵循区域绿地规模总量不减少、服务半径不增加、绿地系统完整的原则,按规定程序进行调整。
完成5万户棚户区的改造
济南市新成立了城市更新局,计划在五年内改造5万户棚户区。在这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明确了旧城更新的目标和范围。“旧城”的范围是二环路以内及周边局部地区,包括济南旧城区和长清老城区,总用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通过整合、优化存量土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协同城市更新,匹配完善配套设施;依托城市重要功能区及工业遗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集约节约用地、传承城市文脉、引导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的总体目标。
以旧住区、旧厂区、旧院区等为更新对象,因地制宜实施。到2020年,完成济南旧城区、长清老城区及周边局部地区范围内约7平方公里、5万户棚户区的改造。同时,改造现状建成区范围内160个城中村,外围173个城中村结合新区开发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