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建筑 > 教育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应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在节地方面,建筑用地适度密集,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在降低环境负荷方面,应将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减少建筑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建筑外立面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采用雨水回渗措施,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绿化方面,应优先种植乡土植物,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应对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并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
  在交通方面,应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合理组织交通,减少人车干扰;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并结合绿化为车辆遮荫。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为降低能耗,应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采用用能调控和计量系统。同时应提高用能效率,采用高效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设备;合理选择用能设备,使设备在高效区工作;根据建筑物用能负荷动态变化,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
  优化用能系统,采用能源回收技术;考虑部分空间、部分负荷下运营时的节能措施;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供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如采用热回收技术;针对不同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以及通过热泵等先进技术取自自然环境(如大气、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规划方案,如中水、雨水回用等,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提高用水效率。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空调冷却水和游泳池用水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卫生间采用低水量冲洗便器、感应出水龙头或缓闭冲洗阀等,提倡使用免冲厕技术等;采用节水的景观和绿化浇灌设计,如景观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尽量利用河湖水、收集的雨水或再生水,绿化浇灌采用微灌、滴灌等节水措施。
  在雨污水综合利用上,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采用雨水和中水回用系统;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顶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
  在节材方面,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减少施工废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尽量使用绿色建材,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使用可节能的功能性建材。
  五、室内环境质量
  在光环境方面,设计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发挥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使天然光线能照亮人员经常停留的室内空间;采用自然光调控设施,如采用反光板、反光镜、集光装置等,改善室内的自然光分布;办公和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室内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如不具备自然采光条件,可利用光导纤维引导照明,以充分利用阳光,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照明系统采用分区控制、场景设置等技术措施,有效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分级设计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满足低标准的一般照明与符合工作面照度要求的局部照明相结合;局部照明可调节,以有利使用者的健康和照明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
  在热环境方面,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防止因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过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感;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控系统,使室内的热舒适度能得到有效的调控,建筑物内的加湿和除湿系统能得到有效调节;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温度可调区域的大小,满足不同个体对热舒适性的要求。
  在声环境方面,采取动静分区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如办公、居住空间不与空调机房、电梯间等设备用房相邻,减少对有安静要求房间的噪声干扰;合理选用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保证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要求;综合控制机电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噪声,如选用低噪声设备,在系统、设备、管道(风道)和机房采用有效的减振、减噪、消声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对有自然通风要求的建筑,人员经常停留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应能自然通风。可结合建筑设计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如采用可开启窗扇自然通风、利用穿堂风、竖向拔风作用通风等;合理设置风口位置,有效组织气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串气、泛味,采用全部和局部换气相结合,避免厨房、卫生间、吸烟室等处的受污染空气循环使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应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要求;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设集中空调的建筑,宜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维护用户的健康和舒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露和滋生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