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资讯 > 建筑设计

未来设计院发展五大趋势总结

    未来政府将更多的以业主的身份参与市场,从监管部门向行业服务部门转变。对于行业减少资质准入事项、克服各种形式的地区保护和行业壁垒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预计企业资质的“价值”将不断贬值,企业将加速从资质管理向品牌管理转变,一些主要依赖于各种行政保护和资质资源的单位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并购重组不断上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建筑设计院的快速发展和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内大中型勘察设计企业的主营业务都在由传统的单一勘察设计业务向覆盖工程建设产业链全过程的设计、咨询、项目管理、总承包等多元业务模式升级;行业市场格局正在从条块分割向一体化转变;企业核心能力从过去以技术为主逐步向技术、管理、资本运作等综合能力转变。在此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纷纷走上并购重组之路,兼并、收购、重组、上市等事件在业内不断上演。
    从中国建筑设计院收购新加坡CPG以来,行业内的并购重组愈演愈烈,2013年,CCDI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PTW、苏州市政设计院,上海现代集团收购威尔逊设计公司,苏交科收购厦门市政院......
    随着行业整合程度的日益加剧,将会有更多的业内企业运用并购杠杆来寻求规模的迅速扩张,未来并购重组将会呈现出几种趋势,央属设计科研院所合并到相关实体企业;设计企业为实现规模效应进行横向并购扩张;设计院并购上下游企业或反向并购;外资企业通过收购国内设计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大型设计企业通过跨领域收购助力多元化发展;以联盟制、连锁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整合扩张。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收购,未来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越来越频繁
    就国内建筑设计院而言,行业的成功要素正在从过去以技术为主,向技术、管理、商务策划、资本运作等多元综合能力转变。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企业尝试各种资本运作方式,未来设计单位与资本的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
    历来设计咨询企业上市似乎是一件很艰难的事,2011年的苏交科登陆创业板被认为是第一家以设计咨询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但是其主业还是聚焦于交通的大体量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除此之外,国内资本市场鲜见独立的勘察设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但新三板的扩容,给中小型设计单位登录新三板提供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主板上市的勘察设计企业约为15家左右,新三板挂牌企业约为10家。以上数据含民建设计院。同时,建筑设计院的上市潮渐猛。以2014年为例, 1月,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易城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登陆新三板市场;5月,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主板市场方面,2014年上半年,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股份设计有限公司和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发布招股说明书;7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8月,证监会审核通过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10月,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借壳上市;12月,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BIM互联网思维可能会带来颠覆性改变
    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个体或组织都在充分感受着互联网的冲击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整体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战略在各行业内兴起。所谓平台是指将两个或者多个有明显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客户群体集合在一起的平台,它们作为连接这些客户群体的中介来创造价值。未来商业模式的竞争,将会主要是平台的竞争。
    因为平台战略的推动,很多相安无事的同业对手,可能一夜之间便成为主要竞争对手,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基于用户数量这一核心资产之上,平台型企业可以不断地创造新商业模式,颠覆现存的成熟商业模式,同时不断袭击各种相邻产业——甚至是毫不相关的产业,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和方式迅猛扩张、变化。
    目前建筑设计院某种程度上还是属于政府管制性行业,资质管理在某些方面保护行业免受来自其他行业的冲击和侵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同行的竞争乃至跨行业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可能未来行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尤其是BIM、互联网技术发展下,将给行业的竞争带来质的变化,尤其可能会对行业商业模式带来颠覆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