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经验 > 旅游规划

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成熟景区巨大的地核吸引力为区域旅游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带来发展契机,周边的乡村地区借助这一优势,往往成为乡村旅游优先发展区。鉴于景区周边乡村发展旅游业时受景区影响较大,我们将此类旅游发展归类为景区依托型。

        一、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一)发展背景
        景区周边乡村与景区本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脉、地脉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地域一致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而乡村目睹了景区开发、发展历程,易形成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民众基础。同时,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既有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主观需要,也有景区开放化、休闲化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国“黄金周”的景区拥堵现象,充分暴露出封闭型景区的弊端,景区与周边区域配套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在乡村自身发展需求和核心景区休闲化发展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景区周边乡村探索出来的旅游发展模式。风景名胜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层次,携手周边恬淡的田园风情,实现了乡村和景区的携手共赢,带动了区域的大旅游发展。
        (二)一般特征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是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活动。
        1、区位优越,共享风景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由于临近成熟景区的辐射圈,在地理区位上有显著优势,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地域上的可能性。成熟景区拥有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而乡村与景区构建起交通联系后,形成了良好的旅游通达性。而且文化、环境、旅游线路等区域上的一致性,也使乡村与景区之间更容易达成一体化发展。
        2、市场优越,客流集聚
        乡村的农家菜,农家院等“农家乐”设施可以承担景区的部分服务接待功能,成为景区天然的后方配套旅游服务区。依托景区的人气和客流,乡村成为天然的游客集聚地,并在发展中逐渐拥有自己市场的客群,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市场前提。
        3、资源优越,互补发展
        同区域旅游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互助”和“求异”,乡村在生态风光和文化渊源上与初始景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其的主要方向田园风、民俗情,又与景区的发展特色具有方向上的差异,因此其发展是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的有机补偿,与初始景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的格局。
        二、模式开发要点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要在深度契合依托景区品牌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客源市场及本身特点开发深度乡村体验产品,充分调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充分阐释乡村风俗风情。让开放式的乡村体验与封闭的景区观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依托景区之势,走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一)消费群体界定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主流客源是依托景区的客源,其次才是临近的核心城市的客源,因此市场分析时要将重点发在对依托景区客源的吸引上,尤其是发展初期乡村旅游产品对周边城镇辐射力不高的情况下,景区客源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要以景区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核心对边缘的带动作用,再依据乡村的游览特征和初期功能特征,界定旅游发展的主要消费群体。通过扎实的游客数据调研,系统分析客流构成,并且重点进行游客规模预测、游客偏好分析、游客停留时间分析、主要消费需求分析等,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档次等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具体市场依据。
        (二)乡村性格凝练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沉淀于乡村内的,能够代表乡村文化性格的元素和资源活化展示,转变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首先,要梳理乡村各种文化资源,包括有形的民居建筑、特色饮食、农业产业、遗址遗迹等,还有无形的故事传说、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第二,要明确乡村各类资源的开发等级与利用方式,剖析其在区域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第三,结合市场需求和本身资源状况,抽离出能代表乡村文化个性的主题关键词,将乡村文化意象凸显出来,形成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线索。
        (三)产业体系构建
        产业体系构建中要突出主题化,注重特色产业的重点发展。综合分析市场和资源特点,结合依托景区的现况及发展前景,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通过主题产品与项目策划、主题设施策划以及主题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将乡村性格转化为各种可视的文化符号,最终形成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谱系。
        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进行产业业态的筛选,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业态、限制发展业态和禁止发展业态,确立主导业态,形成科学合理的业态体系。整合产业之外的其他旅游资源与旅游利用空间,构建包括主题餐饮、主题住宿、休闲娱乐等内容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适当策划重点休闲项目,联合景区文化特色融入,构建休闲产品体系。
        (四)运营方案设计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有:个人、公司、政府主管部门和多方联合合作等几种,开发当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产权状况进行选择。管理中要理顺从业者、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关系,构建合理的产业收益模式和日常管理模式,与其他相关部门有效沟通和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模式难点与关键点
        1. 如何实现依托景区的核心驱动
        核心景区的带动,是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如何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帮助乡村借助景区优势快速发展?
        首先,参考依托景区发展战略制定乡村自身的旅游发展规划。将其发展纳入依托景区的旅游规划体系,从景区的发展前景中,准确寻找旅游发展契机。
        第二,加强与依托景区的线路连接。做好基础建设,提高乡村与核心景区的交通通达度,整合资源,将乡村与依托景区纳入同一旅游线路,联动发展。
        第三,在内容和功能上互补发展。如黄山周围的乡村旅游景点,内容上以乡村民俗、乡村节庆、乡村建筑文化等文化风俗类为主,与黄山自然风光的特色相映成趣,功能上主要以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主,与黄山的观光游览功能互为补充,形成区域间互助发展,降低不必要的竞争消耗。
        第四,实施与依托景区的联合营销。积极参与依托景区的营销活动,借助景区的知名度和口碑,帮助自身宣传。与区域内景区进行联合营销,打造区域旅游大品牌。
        2. 如何实现与依托景区的互动
        乡村旅游景区借助成熟景区的优势进行发展,但是也必须作为不可替代的独立存在,因此在发展中除了作为依托景区服务的延伸或是文化诠释的补充来吸引游客外,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主题特色,与景区形成差异化发展,功能上内容上都成为整个区域旅游中不可或缺、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3. 如何实现与区内乡村的差异化发展
        景区边缘区域内乡村在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上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在一个乡村发展起来之后,很容易形成跟风而上。如果开发者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同区域内会出现简单模仿的同类型旅游产品恶性竞争现象,造成市场低端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通过政府或是行业协会进行统筹布局合理发展,形成“一县一品”“一村一品”,是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状态。而乡村自身发展时,做大做好自己的优势产业,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增强辨识度,将景区特色化、主题化、品牌化,是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如何实现利益主体矛盾最小化
        乡村旅游的重要价值,重点在于乡村民俗风情对城市居民的吸引。乡村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相比往往涉及更多的居民参与,因此政府、企业、集体和农民等开发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利益主体矛盾最小化,关键就是对乡村居民利益的保障,在开发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注意:
        1)景区建设中尊重当地传统和当地居民的意愿。
        2)健全分配机制,开发初期明确权责和规范利益分配制度,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
        3)正确处理游客与居民的关系,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4)处理居民生活空间与文化展示场景的叠加关系,兼顾居民生活空间的保护与文化展示空间的真实,形成文化生态的内部平衡。
        三、案例:北京十渡
        十渡镇隶属北京市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太行山东北端、华北平原西北山区,距市区80千米。十渡镇因地制宜,将十渡国家地质公园的风景区资源作为依托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旅游专业镇、市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家计委批准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区。据房山统计信息网统计显示,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十渡镇民俗旅游农户885家,经营户781户,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48万元,接待人数66.9万人次,总收入4544.4万元,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十渡镇的支柱产业,民俗旅游经济初具规模。
       (一) 功能定位:延续景区山水休闲意境,多业态组合开发的景区配套服务功能区。 
        据以往研究显示,十渡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重基本呈现85%和15%的分布格局,景点旅游是旅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乡村旅游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成为了该区旅游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十渡镇乡村旅游内容上选择了民俗村为主,功能上选择了景区配套服务功能为主,与景区之间形成了景区山水观光、户外运动体验,民俗村品味田园、体验民俗的发展格局。乡村旅游发展了以“山上舍羊植树栽果,山下养鱼垂钓餐饮,田中精种观光采摘,户中民俗住宿旅游”为特色的多业态乡村参与体验,完成了对依托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的旅游配套功能补充。
        (二)发展战略:政府搭台,景区规范,个人经营,塑造景区整体品牌。
        政府出台《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风景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精品带动、人才兴业、依法治旅、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制定乡俗旅游的具体规划(年限不得低于5年),并需要通过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付诸实施,有效减少了乡村旅游的低水平发展和农户之间、乡村之间的无序竞争。风景区制定出台了《十渡风景区管理规定》对民俗旅游管理队伍、经营队伍、导游队伍三支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开展了双文明之星、十小标兵户、星级民俗宴定点饭店等争创活动,出台了马业管理有关规定,举办了民俗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提高民俗旅游整体服务质量。
       (三)区域大旅游战略,共创品牌
        实施项目之间,部门之间深度合作,区域资源联合,共同打造区域大旅游品牌的战略方针。项目合作方面,推出了十渡民俗旅游节系列活动,面向中外游客推出民俗览胜、民俗饮食大观、观光采摘月、地质科考游、古生物学启智游、十渡山乡过大年等十余项民俗旅游系列活动。部门协作方面,与房山区妇联共同建立了西庄村“青山野渡、巧姑靓嫂”旅游示范基地,统一挂牌,统一价格标准,统一服务行为,统一对外宣传,提高了民俗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区域资源组合,开展与旅行社的“黄金周”旅游促销活动,京津冀等周边城市十渡民俗旅游宣传活动等。
        案例小结
        北京十渡镇的乡村旅游,由早期农民的自发行为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是我国乡村旅游的典型发展轨迹。十渡国家地质公园的景区吸引力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景区关系准确的互补性定位为其提供了发展空间(内容定位是以民俗旅游为主和功能定位是以景区配套服务功能为主),政府和景区合理管理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区域的大旅游营销战略为其品牌化提供了前景。
        四、模式总结
        研究国内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及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该类景区能否成功开发关键是能否成功借助依托景区客源,而能否健康发展则主要依赖于能否对游客形成持久吸引力,能否可持续发展则在于能否处理好各方关系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依然是成为一个独具吸引力的景区,“与其在别处仰望 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依托大景区发展起来的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各类景区的共同使命。因此,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在发展时,要打好景区牌,打好特色牌,走出自己的精品化、品牌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