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资讯 > 建筑设计

从事设计行业需要真功夫

        【艺术成长的港湾】 儿时的杨宝生,不是因为有天赋学习的绘画,而是为了能得到老师表扬满足虚荣心走上艺术道路的。后来一不小心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 2000年毕业后,杨宝生留在清华工美开始了他的从业生涯,且一干就是12年。杨宝生开始从一名制图员做起,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在3年的时间里成长成为小项目负责人,同时也完成了他事业的第一步专业积累;第二个3年,杨宝生经历了学院的改制及部门重组,他和老师们成立了新的部门,并担任了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设计二所的所长,且在专业和项目全盘掌控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事业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到杨宝生的快速成长,何布老师对他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18岁之前父母给予了我养育之恩,18岁进入社会之后,老师不仅交给我专业的知识,还交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点使我受益终身。”杨宝生说。 十年前,发生在何布老师身上的一件事情也让杨宝生记忆犹新:“那时我和老师负责一个高端的项目,设计中会用到最新的材料,所以最新的材料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我们的办公室,同时材料商也会过来送礼物、红包,但是老师是从来不收,他觉得材料商也不容易,老师选择材料从来不受外在的因素影响,即使选用了这个材料,他也不会收红包,后来对方的领导说必须要送到,老师就让对方的业务员收下了。” 这件事对杨宝生的影响很深,“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儿”也成了他日后工作的座右铭。即使今天他成了部门负责人,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独立人格,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求回报,这也是清尚文化的核心。
         【做有价值的设计】 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绩的时候,杨宝生为提高自身素养,开阔更大的视野,更好地去追寻自己事业的更大的梦想,2005年,他选择去上海同济大学深造建筑设计专业,学成之后,他把自己的梦想定位成建筑和室内设计一体化设计。谈到这个梦想,杨宝生说:“在国内体制框架决定了中国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和室内是相分离的,所以中国才有了建筑设计公司和室内装饰公司,而建筑和装饰相分离也造成了二次招标,二次拆改,这对全人类社会进程化的损耗是极其浪费的。” 一体化设计究竟能节约多少成本呢?“举一个简单例子,按照专业的话讲5%—10%之间。以一个5万平米的酒店来讲,不论是四星级还是五星级,1万元1平米来估算,5个亿的投资,通过一体化设计能轻松省去2500万—5000万的成本;另外在优重组的过程中,还节约了二次设计跟二次施工开展的时间成本约1年,如果五个亿的投资节约1年时间是什么概念呢?目前资本市场从银行拿走的财务成本是8%,到手是10%,以10%来计算,5个亿的10%,能节约的成财务本是5000万。”杨宝生说。 杨宝生以前只是单纯的做空间设计,现在所做是集设计项目定位、预期效果、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流程,给予整个设计全面考究为一体化的价值设计。杨宝生认为设计师不能局限在空间设计中,空间设计只是基本设计,自己应该是服务方,不是卖设计,是做产品,产品的核心意义是创造价值。 “当和投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我首先要探讨的是我会给客户创造多少价值,如果这个项目是5个亿的投资,我给客户从成本控制就节约1个亿,我创造的价值是远远大于我的商务报价。”杨宝生说。 其实杨宝生已经让一体化设计在社会上有所展现,目前由杨宝生设计的成都龙潭呈祥总部基地建筑设计项目就是典型的一体化设计,他将呈祥总部基地设计成龙潭工业园区的地标性建筑,将引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潮流。
        【对团队负责的精神】 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要带好一个团队不是一件易事,不光是自己的工作要做好,还要对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负责,对团队有长期发展的构架和先进的科学管理。 “我一直追求专业上的理性,不把专业上的知识搞明白,我怎么带下边的人打仗;还有要通过学金融、法律、管理这些来补充加强我的专业,对我的团队管理架构来做执行。如果我对团队管理、对金融管理学的东西不了解和加强,我的团队只是在画图,作设计作品,没有实质性,没有生命力。” 先进行业里面的团队,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发工资和奖金的阶段,这些在杨宝生看来就和土匪一样,“打一场仗回来分账,这还算不错的,有帐分,很多还不分帐。” 杨宝生认为:“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我们正常公司化框架以外的给予是无私的,要给予他们做事和做人的教育,通过交流式的领导来培养人才”。杨宝生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的部门负责人,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即使没有全部留下来,也会使自己的团队不断的强大,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团队之一。 (一下是银火建筑设计院对杨宝生的采访)
         【银火建筑设计院】谈谈您的设计灵感来源?
         【杨宝生】我的设计是7分工气,3分艺气。我认为设计它就是逻辑性推理的结果加上艺术的修饰,所以我认为我的设计没有灵感。
         【银火建筑设计院】介绍下您最满意的作品,及原因?
         【杨宝生】没有,十年之前没有,五年之前没有,今天也没有。
         【银火建筑设计院】近期您正在做和正准备做的项目有哪些?
         【杨宝生】三亚凤凰岛的酒店,正在设计中。
         【银火建筑设计院】介绍下近期您公司发展的重点?
         【杨宝生】就是城市综合体,酒店、写字楼、商业是我们的部门核心点,也是我项目的主要所在。现在我所在的项目主要覆盖面是四川、新疆、河南这3大板块,以及西安、武汉。
         【银火建筑设计院】您获得了一些设计大奖,谈谈您的感受?
         【杨宝生】在奖项上面,我对奖项有所控制,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有好的作品,可以先把它保留,要拿奖项我也希望不是代表个人的奖项,是代表学院,有一些奖项不是坏事,比如国内的一些奖项,我觉得对学院和设计所有提升,我觉得是值得的!如果国际上的奖项,能代表中国的设计行业,我觉得也是值得的!除此以外行业里面的奖项,是提升设计师个人的知名度,对我来讲诱惑力不大。我个人比较不错的一个奖项是我的建筑作品入选了香港的«新锐建筑在中国»杂志,获奖项目是呈祥一体化项目,这个项目也代表了行业里比较高的水准,也代表了行业的思想和一体化,之后这个项目我也会整理参加一些国际上比较大的奖项。
        【银火建筑设计院】能了解下,您这些年是否有看好的有潜力的年轻设计师,并且收到门下?
        【杨宝生】助理就是我的徒弟,我的前任助理现在是我新部门的负责人。我现任的助理在一年之后也会是部门的负责人。我还是基本运行了公司化价值体系的营运观,助理不是秘书,不是打杂的,助理相当于副总;我是总经理,那我的助理一定是副总,她在我不在的时候能随时调动,能驾驭,能明白了解我的意思,这点太重要了,所以助理很难得,要自己培养。
        【银火建筑设计院】对于刚毕业入行的设计师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和忠告?
        【杨宝生】我想对刚入行的设计师讲:勤奋。不要认为是在给别人打工,其实是在给自己打工,无论觉得自己多么优秀,一定是给自己在做;另外一点,我希望刚入行的设计师能埋头苦干,设计不是靠灵感做出来,是靠厚积薄发,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是我有多少天赋,一年我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勤奋和埋头苦干是基本,来得到阶段性的提升。我们在职业生涯的前三年,像狼作战100米,前面的100米江面很宽,百足启发,后面的江面会越来越窄,如果在前面要是没抢好位置,在后面要想超越别人就要付出3倍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超越。如果我们在前面就抢到一个好位置,那么整个行业的推动力会把你往前推动。
        【银火建筑设计院】您会不会将项目的规模、类型、设计费用等方面作为是否接这个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您怎样去评价一个设计项目对于设计师的价值。
        【杨宝生】是的,在项目上面我要看三点:1是选人;2是看项目类型;3是看费。用,如果项目类型不适合,那么费用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人没选对再多费用,再好的项目都是虚幻;所以最重要的选择是看合作伙伴,反过来说别人也在选我。这个行业不是爆发户,成不了大富大贵,所以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努力了,在北京有房、有车是没问题的。要想在买别墅、豪宅、游艇、宝马最少要求在这个行业里面是极其优秀的。关键点还是要把自己打造的更强,有能力去选择别人,自己还没吃饱饭,怎么能去拒绝100万、200万的诱惑呢!
        【银火建筑设计院】方便的话可以谈谈您的家庭吗?您觉得您的工作对您的家庭有什么影响,包括对子女的教育上,会去引导孩子学习绘画,或是从事设计行业吗?
        【杨宝生】还没有结婚,我们艺术行业的都比较浪漫,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情感肯定会有,情感比理工科的丰富,只是说标准和表达形式不一样,情感方面我觉得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定要做到简单、真实。
        【银火建筑设计院】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吗?谈谈您的人生信仰?
        【杨宝生】不是,我愿意享受生活,我觉得我也有这种情商,能做到美好的。生活,但是有一点,我并不想在现阶段去谈生活,我的家人、领导、朋友都劝我不要这么辛苦:“你要懂得生活的意义所在。”我个人认为我作为中国的70后,我们要努力。往小了说是为我们的家人,往大了说是为中华民族;我们这代人的行为意识和价值取向是20年以后代表中国的,如果我们现在谈生活,谈享受,20年后中国就毁了,那时候有什么竞争力可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