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资讯 > 建筑设计

资本+互联网+人才=建筑设计院的未来

        编者按:在日前由中设协民营设计企业分会和建筑时报主办的2015中国民营设计企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代表就目前的“冬天”来临,资本运作和互联网+将成为行业和企业转型的两大翅膀成为共识。就这个话题,本报记者李武英主持,苏交科集团执行总裁朱晓宁、深圳华阳国际董事长唐崇武、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汪杰、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健等几位嘉宾参与互动,谈了自己的想法。
让猪八戒颠覆苏交科
        朱晓宁:关于互联网的未来,虽然我们很果断地投资了八戒工程网,但其实我们是把它当成风险投资,没有当成一个抱有太大期待的成熟投资。设计院作为传统的中介渠道,未来能不能存在是一个问题。就像苏宁花了10多年时间建门店,但是从去年开始它发现门店成了一个负担。设计院实际上未来也是业主和产品之间的渠道,这个渠道会否被一夜之间颠覆我不知道,我现在只是讲有这个可能。我们想未来如果被颠覆,我还能拥有另外一个平台,这就是我们投资猪八戒网的初衷。
        我们是主动去拥抱互联网,在循序渐进,把院里接到的一部分项目放到网上去。但阻力很大,因为组织内部既得利益格局是很难一下子打破的。我们准备有计划地实施项目上线,第一步把一些简单的业务放上去,第二步把所有的外包放上去,第三步才会把所有的项目市场化。可能未来苏交科就是有一帮比较高端的项目管理型的人才和核心关键技术人才组成。现在设计院50~100万元人均产值规模很难突破,而用这种方式,苏交科未来能不能做成人均产能1000万元的公司?此外从苏交科来讲,努力建设的还有管理平台和协同设计平台,只有这三个平台协同起来,才能真正把云端的设计建立起来。
        当时投资八戒工程网的时候就是希望10年以后把苏交科颠覆掉,我希望死掉一个苏交科,活下一个猪八戒。至于资本,苏交科上市以后,资本的运作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股权投资,一个是项目投资,这两个方向苏交科未来都会全力以赴。
转型EPC 为资本寻找出路
        覃健:看了八戒工程网以后心情比较沉重,压力很大,今后对设计院的冲击会非常大。因此我们要转型、升级,资本市场也是我们的选择。去年6月上了新三板以后,有20~30家基金公司都要投钱进来,但我们还没想好融来资干什么,因此没有让资金进来。投资的目的是要回报,怎么产生较高的收益?肯定不能去投建筑设计院,准备向工程公司方向发展,从前期调研、评估到后期建设、运营,向全产业链、EPC的方向发展,做中等规模,投资在5亿元左右的项目,这个是需要钱的。现在在谈的有两个项目。这是我们为资本找到的出路。
要先把开发商给颠覆了
        唐崇武:今天的主题是谈危机、转机、生机,首先我说一下对这三个词的感受。第一,我们这个行业的危机、苦日子才刚刚开始。目前除了猪八戒网,装修、房屋中介等包括万科3P,互联网在我们行业浅水区开始攻城掠地,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只不过目前在深水区还留有一点时间思考和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如果互联网现在做的是低价,未来可能是免费,另外行业EPC模式的发展也让大家预感这个E将来也会免费。现在“跨界打劫”不仅是在我们身边,实际上比如三一重工、深圳中集、IBM等很多这样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也已经切实地介入到了我们工程领域、所以说我们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怎么可能实现转机呢?道路将会非常漫长。过去20年我们完全是以乙方的跪式服务加上对甲方无比忠贞的情怀,赚了一点钱,后来发现跪着也挣不到钱的时候危机来了。哪些企业能实现转机呢?我在公司里总是和兄弟们说,千万不要浪费宝贵的冬天,因为要在冬天里面培养站着把钱挣来的本事。怎么做?生机只有一线。互联网对每个行业来说是生死劫,你要么兼并别人要么被别人兼并要么出局,而且速度很快。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讲是好事,因为国有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想要有大作为可能转身比较慢。但是我们行业互联网思维可能还不是那么充分,我们总是在思考怎么颠覆设计院,怎么让设计费进一步降低,在我看来互联网真正要做的是颠覆甲乙方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再是甲方让我们乙方给他们提供跪式服务,而是我们靠人才、技术、管理和未来可能的资本和平台,真正地颠覆整个行业的格局和秩序。
        产业互联网不同于服务互联网,要考虑到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可能是产业互联网有别于服务互联网的重要要素,决定了他们的模式的不同,未来也不同。其实我认为设计院现在看来是暂时不太可能会被颠覆的,因为我们的的确确提供了非常复杂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的观点。我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先把开发商给颠覆掉。它占领了这个行业里最大的利润,又没有什么含金量,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提供跪式服务呢?但如何颠覆开发商呢?问题在于在过去的20年里,产品的核心价值其实不是在设计院手上,我们一定要承认这一点,尽管号称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但是却是一盘散沙,不能构成核心技术和核心的设计能力,尤其是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在产品的决策权上,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而已。发展商在做什么呢?万科的3P,把它的设计部、工程部、成本部一刀切式的剥离,这应该是我们的机遇,会对行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互联网真正进入我们行业深水区的时候,大家是否为这个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如果八戒工程网能成功的话,宁肯大家共同努力朝这个方向走。
人才才是关键
        汪杰:利用冬天,一般的建筑设计院首先要加快自己的升级步伐,提升自己的管理,尤其要加快科研创新能力。其次我在反思,我们都在搞咨询服务业,但真正会做咨询的很少。现在政府花钱买服务买咨询,很多建筑设计院是做不了的。尤其国家“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新型城镇化给建筑设计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领域做一些创新,在产业化做一些探索。
        关于转型,设计院怎么转型?转型需要资本,收购一些中小设计院是可以的,但是大的动作没有资本是玩不起来的,设计院转型必须是科技创新。产业化领域,施工企业、总包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跳过设计院直接作,最近大家看到安徽省所有关于工业化建筑的发包,设计院是没有权力去竞标的,需要施工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联合,这就可以看到设计院在产业化的地位。只做设计未来肯定有问题,而怎么和资本相结合,打造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模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如何在产业化上有突破,则需要寻求资本的支持,但是路径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研发、生产、施工整个环节的现代化模式,探讨以设计研发为龙头的EPC管理模式,我们正在探索。民用建筑设计院没有做项目管理,不具备职业管理人才,除了没有资本以外,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管做咨询还是做项目管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