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1、在计算机普及以前,结构设计最大的难题就是结构计算,尤其是大型结构的计算。但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中国,计算手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即使是最小的设计院,也配备有一体化计算程序,从多层到高层甚至是超高层,无论是砌体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都能计算。然而,一体化计算程序的普及没有明显提高我国结构设计质量,结构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2、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校园直接进入设计单位,缺乏施工现场经验,设计的图纸可能存在施工不可行或施工难度偏大的情况;
3、另一方面,现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都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而联系很紧密的设计与施工双方并无任何合同关系,造成施工与设计的脱节,无法直接约束对方。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矛盾,解决起来不是很顺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国家提倡,既懂设计又懂施工的特级企业总承包,开展建筑设计与施工。
4、对规范的依赖性过高导致结构设计创新性不够。在我国,设计规范是强制性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规范就是法律,按照规范要求的设计即使有问题,设计人员也有可能不负法律责任;而不按规范要求的设计,即使理论先进、经济合理,一旦出现问题也要责任自负。
5、是结构设计理论相对贫乏。目前,结构设计理论对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问题的回答还不系统,我国对结构设计经济技术指标优劣的评比还缺乏常设机制,对于大量的设计项目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是非优劣”的评价机制。对于设计质量,只有出现重大事故时才暴露出设计质量的优劣,施工图审查也只审查不合理的部分,对好的部分不予置评。由于我国的设计收费是与工程造价挂钩的,工程造价越高设计收费越多,所以设计的经济性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体现。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可靠度在国家上是比较低的。我国的结构设计理论还比较单调,尚未达到它应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