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经验 > 旅游规划

国内文化旅游区的开发趋势与创新研究

      随着大众旅游和全民休闲时代的来临,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黄金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加快,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追捧和喜爱,全国各地都打出了创建文化旅游区的旗号,其建设发展过程,有成功典范,也有失败之笔,本文主要结合研究案例探讨文化旅游区的开发趋势与创新路径。

 
现代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的五大趋势
 
1、 创意整合区域资源
      从区域资源、旅游环境、社会背景、商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演绎,通过文化创意整合区域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
      毫无疑问,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成功范例,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步行街分别赋予“ 闲生活”、“ 慢生活”、“ 新生活”的文化开发定位,导入与主题契合的商业业态,最终成功打造具有“ 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 天府少城”。
 
2、延伸旅游消费,拓宽游客文化旅游空间
      将传统文化旅游消费从12 小时延伸至24 小时,繁荣夜游产业。从旅游空间上看, 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旅游景点, 而是向同样可以满足文化需求的书吧、音乐厅、剧院等市民文化场所延伸。
      国家大剧院的建设让京城未料到的是它不仅丰富了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更以一种地标建筑的形象成为北京旅游的必到一站。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时外围游客量可达到7000 ~ 8000 人/ 小时。2008 年, 以30 元的票价对外开放参观,仅“ 十一”期间就接待游客51649 人;黄金周后,日均参观游客接待量仍超过5000 人次。游客不仅折服于剧场的恢弘规模,更可以在此观戏看舞,丰富旅游夜生活。
 
3、旅游产品注重观光与娱乐的双重体验
      随着旅游业向娱乐化和休闲化方向的转型,文化旅游区也需顺应形势,推出更多游娱结合、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旨在彰显全新情景式海洋主题,景区的核心旅游产品——八大主题公园( 长隆海洋世界、动物王国、摩天轮公园、海豚湾水上乐园、科幻世界、世界花园、鸟类世界、滨海沙滩公园) 除了注重海洋环境、自然风景的塑造,营造良好的观光度假氛围外,同时建设有极具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游乐设施,兼顾观光休闲性和互动娱乐性。
      该度假区还建设有海洋主题度假酒店、会展中心、海洋主题剧院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可谓是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海洋文化休闲度假胜地。
 
4、大型文化演艺项目逐渐成为文化旅游景区的特色名片
      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景区尝试打造能传承景区文脉,传达景区文化的经典名作。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不仅能直观展示景区文化内涵,更是鲜活的景区名片,能起到塑造景区形象,树立景区口碑的良好作用。
      杭州宋城景区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以杭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神话传说为基底,集结各种旅游要素,融歌舞表演、杂技艺术于一体,并借助音响、灯光、舞美等现代高科技,将主题文化内涵通过艺术演艺进行外化表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将景区主题文化直观地展现于世人。
     《宋城千古情》在景区内的宋城大剧院常年上演,已经成为宋城景区的特色标志, 推出至今累计演出13000 余场,接待观众3000 万人次,每年约有300 万游客争相观看,还被海外媒体誉为与拉斯维加斯“O”秀、法国“ 红磨坊”比肩的“ 世界三大名秀”之一。
 
5、多功能旅游业态的叠合开发
      文化旅游景区实现零售、餐饮、影视、度假、娱乐等业态的综合集聚,形成“24 小时消费+ 多功能旅游业态”组合发展模式。
     “ 文化搭台,旅游联动,商业唱戏”的开发模式在武汉中央文化区建设中表现得尤为成功,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谋篇,秉持“ 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世界文化新品牌”的发展定位,调整楚河规划,营建“ 楚河汉街”,引入一系列涉及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商业业态, 盘活中央文化区,并进一步开发大型文化项目,室内电影文化公园,“ 汉秀”剧场,万达电影城,名人广场,杜莎夫人蜡像馆等。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中央区成为名动全国的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长城市商业步行街,美其名曰“ 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大,未来还将会出现一批智慧型智能化的文化旅游景区。
 
现代文化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创新路径
 
1、注重文化主题性,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主题是文化旅游区的灵魂,也是景区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文化内涵,塑造主题产品,是整个文化旅游区旅游产品体系的精髓,也是将旅游业与商业、零售、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以独特的“ 道、武、养”生态文化为主题引领,重点打造太极养生谷、山地运动公园、武当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主题酒店、老子学院、武当艺术馆、太极剧场、太极湖医院等项目,将旅游产业链拓宽拓展到养生、医疗、商务、酒店、教育等产业,预计2015 年,游客将超1000 万人次,年收入超100 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逾2 万人,区域内农民将实现充分就业或创业。
 
2、强化文化资源的集成开发,树立品牌
      我国目前尚缺乏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区。已有的文化旅游区,无论是文化推广还是产业推广都存在很多不足,文化旅游品牌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在品牌建设方面,迪士尼乐园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迪士尼集团起先靠影视文化产业起家, 后来将影视作品与乐园设施互动结合,成功跨入主题旅游行业,充分利用主题乐园进一步树立起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去体验游玩, 同时利用迪士尼乐园这一平台衍生销售其他产品,玩具、服装、饰品、文具、食品等, 拓宽产业渠道,延续品牌魅力。迪士尼乐园在全球已建成5 座,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在建,每座乐园在传承迪士尼集团文化理念的同时,还注重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突出本土特色,以赢得跨文化客群的认可。
 
3、多点立足,构建起丰富的辅助性旅游产品体系
      一个好的文化旅游区不仅仅要求它的主题文化产品出彩,还要求它具有丰富多彩的辅助性旅游产品。辅助产品是对核心文化旅游产品的补充和丰富,能够为整个文化旅游区创造更为宽广的旅游空间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旅游节庆产品、特色演艺产品、特色餐饮产品、旅游纪念商品等等。
      北京大观园作为红楼文化旅游名胜,其忠于原著的亭台楼阁是它的核心吸引,但这些仅止于观光旅游层面,随着休闲体验旅游时代的来临,它顺应潮流,推出的夜景表演《红楼宴舞》与《梦幻水景》演艺活动,在满足游客娱乐体验的同时,也为整个园区营造了更加“ 红楼梦”的色彩和氛围。此外, 大观园积极开发主题节庆活动,全力打造出红楼庙会品牌节庆,迄今为止已举办庙会17 届;景区的红楼宴酒店因提供红楼主题餐饮而倍受青睐;大观园景区还充分利用场地提供极具“ 红楼”特色的古典婚庆服务及出租场地举办文艺演出、商务活动等。
      总之, 国内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任重道远,未来的文化旅游区应该是地域化、规模化、景观化、品牌化集一身,具有文化主题性、特色娱乐性、休闲体验性等特点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