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房地产行业的起伏,作为产业链中间一环的建筑设计公司也经历了一场跌宕。最初,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里,随着建设量的大增,建筑设计公司也随之火爆。就在2013年,仍有业内人士预言,中国的楼市仍有十年的繁荣期。但一下子,时间轴点定格在了2014年。
房地产开发商的情况大家已经所知甚多,对于链条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情况则报道不多。为此,本文就将探究一下作为建筑行业中间环节的各类设计公司们的生存状态。
在中国市场上,目前存在的建筑设计公司大致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民营商业公司,一类是国有设计院,还有一类是明星建筑师事务所,而在外企方面,则包括大型商业公司和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等。
中国的民营商业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住宅和各类商业街方面。目前比较知名的民营商业公司有:CCDI悉地国际、筑博设计集团、UDG联创国际、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在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这类设计公司风生水起,有公司甚至传出张罗上市的消息,而近一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凋零,这类公司的经营也随之惨淡,不仅“上市”计划搁浅,有的公司甚至流出了集体放假的传闻。
国有建筑设计院,此类企业的业务以政府项目居多,主要从事公共文化类建筑以及政府机关办公楼的设计工作,员工的工资比起民营商业公司稍低,且多以行政级别划分职位。牌子硬,规模大是其主要特点。这个类型的知名企业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南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等。
在历史上,该类国有企业从不缺项目,底气很足。但近一年多来,由于政府停止建设楼堂馆所,其业务量受到一定影响。要知道,往前回溯至2007年,当时下发的通知中对于楼堂馆所的建设,还只是明确为“严格控制”。而201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通知中则用上了“停止”一词。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房产市场的宕落。各地滨海新区的住宅、写字楼,以及综合体等的建筑量减少,甚至“鬼城”等的出现,这些都导致了投资的减少,该类企业的业务量也就随之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