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经验 > 旅游规划

死亡如此多情

         有一位美国医生的墓志铭上刻着这样一句话,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n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什么意思呢,医生的职责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来源http://www.yinhuojiaoyu.com

        这句话透着深深地无奈,也是所有面对临终病人束手无策的医生最常出现的表达。
        我们要意识到这样一件事情,医学针对疾病能做的非常有限。现代化的医学手段走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诚然医药的治疗能够延长人的生命,但不能给健康末端的人带来延长生命后的生活质量。
        尤其是ICU的那些病人,孤独的、痛苦的面临人生的终了。
        是医生不尽责吗,NO!来源http://www.yinhuojiaoyu.com
        是家属心太硬吗,NO!来源http://www.yinhuojiaoyu.com
        恰恰相反,医生极力想要挽留生命,家属舍不得至亲分离。
        他们常常说的话是“求求你了,无论用什么办法,请您保住我的家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
(2)如果生命要划分不同阶段的话,那么临终阶段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它是连接生死的交界,痛苦而庄重。来源http://www.yinhuojiaoyu.com
        有人要问了,你为什么要谈死亡这么沉重的话题——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啊,总是尤其的大胆。
        我想——了解死的意思,才能明白生的价值。
        如果新生命的诞生是欢乐,那么生命的离别除了痛苦,不能留下别的么?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希望毕能够实践这句话,活的时候努力、疯狂、灿烂,死的时候平静、庄重、不留遗憾。
(3)如果,你尚能接受我的观点,我们就可以谈接下来的问题,我们能为走向生命终点的人做些什么?
这样,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女士——特蕾莎修女:
        她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只有总统和总理才有资格享有的国葬,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政府要人参加了她的葬礼,其中包括三位女王与三位总统。
        这个女士做了什么,让大家如此尊敬?
        先看看她的成长经历,1921年加入天主教儿童慈善会,1931年成为修女,改名特蕾莎,1937年转为终身职业修女,在学校任教。
       但是,当时的印度政治动荡,宗教林立,贫富差距极大,贫困和疾病蜂拥而至。特蕾莎认为帮助贫寒人士是她的使命,从1946年到1948年,经过极力的争取,特蕾莎离开学校,获取了以自由修女行善的许可。
        然后,这位女士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一样,燃尽生命、热烈的投身到慈善事业中。
        1952年,第一家垂死收容院建立,名叫“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语的意思,就是“静心之家”。特蕾莎死后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者。
       安抚面临死亡的人,是她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养老机构里,我们叫临终关怀。
(4)临终关怀重要的是什么,怎么做呢?
        1.在临终放弃过度抢救,是一种权利,需要认知和维护;
        2.填写“生前预嘱”,最终实现符合个人意愿的有尊严的死亡;
        3.临终生活照料以安宁舒适,尽量以减少老人痛苦为主;
        4.利用宗教等向老人传达生死互渗的想法,减轻死亡的恐惧;
        5.尽量减少临终者心中的遗憾,帮助实现可实现的愿望;
        6.触摸护理,护理院针对不同的情况,可抚摸临终老人的手、胳膊、额头、胸腹背部等,使其感受到温暖;
        7.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倾听老人的愿望和嘱托,使其感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和老人进行语言、眼神、收拾的交流,表达爱意和关怀;
        8.允许家属陪护老人,参与临终照护;
        9.帮助老人保持社会联系,鼓励老人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进行探望;
        10.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进行个性化护理。
        医生、护士、老人、家属、养老机构多方共同努力,帮助临终老人安然面对死亡,死亡才不单是恐惧的事情,它也可以平和、温馨、了无遗憾,死亡亦能多情。
         借用胡定旭(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的一句话,祝福世间所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