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资讯 > 建筑设计

建筑为谁而造

 深圳曾经提出过建立“公民社会”的主张,后被噤声,原因是“公民”这个词过于敏感。《南方都市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以其公正、公平、客观的评选,成为国内少数没有被地产商和政府左右的奖项之一,它的口号是“走向公民建筑”,虽然何为“公民建筑”,大家的定义仍旧闪烁而模糊,但是,这毕竟是媒体干预建筑的积极姿态。在这样一个情势下,谢英俊老师的“人民的建筑”展览在深圳开放,在大陆巡回,总是一件值得透视的现象。

 
  和媒体界、时尚界一样,建筑界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大多数媒体的眼球无一例外的关注明星建筑师和明星建筑,如库哈斯的央视大楼,扎哈的广州大剧院,去参加过广州大剧院开幕仪式的朋友一定领略了扎哈出席的轰动效应。这一方面是浮躁的社会给了媒体追捧炒作的土壤(或者说媒体和社会互为因果),一方面是整个国家空前的民族自信和大国形象的需要,政治需要这样的符号彰显某种意喻。而建筑师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多数建筑师疲于应付海量项目,无暇思考,少数建筑师已跻身精英权贵的行列,已不用思考。
 
  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不论思考与否,建筑师们服务的对象,不是我们普罗大众。于是整个城市的建筑所呈现的文化图像和心理空间,是群众以外的少数阶层的声音和意志,所以,大家都不觉得这个城市和自己有关。城市让我们觉得冷漠、疏离、不便、滋生各种罪恶、生活成本高昂,我们购买了一套房子,却也未必有家的感觉。但是建筑本来应该带给我们什么呢?在谢英俊老师的理念中,建筑绝对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必须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哲学与美学、可持续性、建立社区主体意识。
 
  换言之,建筑为谁而造呢?这个主体到底是谁?“我放弃了城市里30%的权贵富豪们,那些事情大把建筑师在做,不需要去挤,我可以为广大农村70%的群体进行建筑实践。”在深圳开幕展时,他一再对我们这样说。这也是一种经营,是商业行为,2004年他就已经进入大陆农村推动生态建筑协力造屋。但是因为他在川震重建的大量项目中迅速走进媒体视野,很多媒体愿意把他当作一位人道主义建筑师、慈善家,但是这样的标签却抹杀了他最核心的价值——建筑本来就应该着眼于普罗大众居所的营造,通过就地取材,降低建造成本,号召居民参与协同建造,保持不同地区、族群文化的多样性。
 
  他将建筑的话语权从建筑师手中下放,使权力与知识进行再次分配,设计者只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上,施工者、使用者都可以参与进来,不论是对建筑的想象,或者生活、文化、环境、信仰的需求,都有居住者的个体创造和自我意识。建筑是一种语言,在形成这种语言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培养了某种公民意识和个体权利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谢英俊老师的建筑实践早已超越建筑本身的意义,而接近一种社会启蒙行为。
 
  最后,作为30%以外却不幸居住在城市的我,城市和乡村都注定不会有属于我可以参与营造的居所。我热切盼望谢英俊老师的建筑实践早日到城市圈地实验,让我自己动手,真正丰衣足食。
谢谢您浏览此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