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大连“山寨”的威尼斯开闸放水。该项目投资50亿元,由法国团队设计,占地4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将海水引入4公里的人工河渠中,以保持“欧洲水城精神” 。
威尼斯人可不是标新立异建水城,而是生存所迫逃到了沙洲上。公元452年,威尼斯的祖先们为了躲避匈奴人的入侵逃到威尼斯湾泻湖的岛屿上,在这里地繁衍生息,逐步把威尼斯建成世界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到1600年人口达到20万人。但由于威尼斯交通只能靠船,已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市民逃离威尼斯,到1980年人口减至12万人,2009年仅剩下6万人留守。所以,大连“山寨”威尼斯太荒唐,威尼斯人抛弃的东西,我们却如获至宝,况且引入的海水会腐蚀、盐化建筑和地下水源,破坏生态环境。
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兴起“山寨”外国建筑甚至整座城镇之风,上海“山寨”了英国的泰晤士,惠州“山寨”了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有的政府办公楼甚至“山寨”美国国会大厦或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这表面上看给市民带来视觉上的新奇感,但久而久之,就把中国文化“转基因”了,不但葬送了自己的文化,西方文化也没学来。
“山寨”别人的建筑可不是光鲜的事情,而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郑州“山寨”法国朗香教堂引起法国人的愤怒,最后不得不拆除。石家庄“山寨”埃及狮身人面像被埃及投诉到联合国,埃及文物部门官员阿里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建造复制品,都侵犯了文物所在国的主权。德国保时捷公司因北京泰赫雅特公司模仿其建筑将后者告上法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泰赫雅特公司对涉案建筑予以改建,并赔偿保时捷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5万元。
中国几个城市有不少欧洲建筑,但这都是历史沉积下来,而不是刻意“山寨”的。像天津的五大道和意大利风情区,这些欧式建筑群是当年西方列强在租界内建筑的,是自然形成的外国风貌居民区,也是中国耻辱的见证,况且不少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如顾维钧、张伯苓、张自忠、徐世昌、梁启超、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冯国璋、曹禺、李叔同、刘髯公等,这些建筑已成为历史文物,保护这些建筑就是保护历史。
代表一座城市的绝不只是建筑,它还包括文化、传统、管理、文学、艺术、企业精神等,“山寨”的外国建筑或城镇不具有文物价值,更没有文化内涵,只能是“建筑木乃伊”,这不但有侵权违法之嫌,也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里已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规定,今后修改时应再加上“禁止复制、仿建外国建筑和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