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资讯 > 建筑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属于成熟商务区,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很好。
1、主要污染物
1.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
□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是建筑工程敏感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来源于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类施工机械和工具的使用,包括:
土石方施工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
结构施工阶段:地泵、汽车泵、混凝土搅拌车、振捣棒、支
拆模板、搭拆钢管脚手架、模板修理、电锯等。
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拆脚手架、石材切割、电钻等。
□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雨水等。
□废气:包括各类燃料动力机械作业时排放的燃油废气以及施工中的二次扬尘。
□固废:主要是土石方工程、混凝土浇筑中产生的废弃土石和施工废料等。
□扬尘:主要包括:土石方施工、现场搅拌、裸露土地的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存放运输过程产生颗粒。
1.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
□噪声:建筑物配备的机电设备工作时会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商业用房经营时段的人喧哗声。
□废水:废水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另有少量的车辆清洗、绿化、道路清洗水和不可预见水。
□废气:进出的车辆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楼内餐饮油烟,将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固废:主要为生活废弃物和商业用房经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二、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保护
□噪声: 根据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施工阶段不同,噪声限值也不同。应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对噪声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常见的控制措施有:消声、吸声、隔声和阻声。
由于施工噪声较强,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建议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采用较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并加强维护和保养,以降低声源声级;②施工尽量在白天进行;③将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设置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④高、中考前半个月,禁止非抢险抢修且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
施工场界噪声的控制应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
□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含悬浮物和少量石油类施工废水排入市政排污管,建议修建隔油池、沉砂池,施工期废水经隔油、沉淀后排放。
□废气:为减少施工期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施工期必须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提高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率,缩短工期,降低燃料废气的排放量;②对开包的水泥应及时使用和清扫,对土石方装卸和运输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限制车速抑尘措施,以减轻对施工区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③运渣车辆不得超高运输,并覆盖塑料布,以免洒落;④施工场地禁止燃煤。
□固废:施工期应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管理,应强调不产生、少产生固体废弃物和对已产生的固废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固体废料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轻水土流失对水体的污染;产生的弃土和施工废料应运往指定的地点填埋。
□扬尘:可采用现场设置围挡,实施淋水降尘,场内道路硬化,垃圾封闭,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进行控制。
2、营运期的环境保护
□噪声:选用高效低噪及振动小的设备,振动设备基础均设置橡胶或弹簧减振器,配备电机设隔音罩。通风机等振动设备与管道连接处设软接头、减振支吊架,水泵基础加减振垫。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营运期机电设备噪声对周围声学环境的影响。
    噪声控制参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执行。
□废水:拟建一座无能耗的污水生化处理池(容积为810立方米),所有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应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执行。
□废气油烟: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其废气对空气污染很小;平时地下车库设通风风机,车库内排气经竖井引至楼顶排放,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不大;厨房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专用通道,油烟引至楼顶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油烟的排放浓度应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即排放浓度应不高于2.0 mg/m 。
□固废:生活垃圾袋装化,并设垃圾收集点,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不得造成二次污染。商业用房产生的废弃物应收集后集中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室内装饰材料采用国家推广的环保型产品,使室内环境达标;加强绿化及成果的保护。
三、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作为住宅小区,拟选址较适宜,基于环境评价的角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在施工和运营期中,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环保部门下达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批准书的要求执行,落实环保投资,并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产生的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尽量减少项目对环境容量的需求。